《天黑了》主题中,孩子们在了解白天和黑夜的同时,也关注到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在观察孩子们的讨论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探讨过程中的难点并及时给出支持与帮助,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一、白天和黑夜是怎么来的?
为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白天、黑夜交替出现的原理,我们在主题材料征集时,收集了地球仪,在投放到教室活动区后,引发了孩子们观察、探究的兴趣。
迟嘉:地球转动才会有白天和黑夜吗?
家乐:是的啊,妈妈说了太阳找照不到的地方是黑夜,照得到的地方是白天。
邵潇开始了自己的观察,薪睿也加入了我们的探究中,孩子们尝试转一转地球仪,可是好像没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教师:太阳是一个会发光的光源对吧,那我们把我的手机手电筒当成太阳,迟嘉帮我们固定太阳的位置不动,我们来试一试吧。
教师:我们先来找一个点,从这个点的位置来观察一天中白天黑夜的交替变换。
家乐:那就青岛吧,我知道青岛在这里。
教师边转到地球边引导孩子们关注青岛这一地点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一会儿青岛就随着地球的自转转到了背向太阳的一面,也就得不到太阳的光照了。
迟嘉:我知道了,太阳不动的时候,地球转走了,转到了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再转回来有太阳光照的时候就又是白天了。
薪睿:原来是这样的。
二、影子的秘密
在孩子们分享多种多样的夜间活动时,孩子们纷纷各抒己见,散步、阅读、游戏、洗漱等等都可以,也有孩子提到我们不多见,但是爸爸妈妈们会提到的游戏,像看露天电影、看皮影戏等,其中的皮影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馨曼:皮影戏就是很多小人在一张布上还是板子上动来动去,还可以看它们动的同时听故事。
致远:那个是幕布吧。
教师:你们说的没错,皮影戏也叫“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演的吗?
守宸:是有人在后面拿着小人,用小棍举着演的。
嘉恒:我们在前面能看到小人的影子,所以叫皮影戏。
教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小人偶的影子呢?
馨曼:因为小人偶挡住了光,所以我们看到了影子。
教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小人偶挡住了一部分光,所以会在幕布上形成影子。
馨曼:是的。
教师:大家都觉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是的。”“不是。”“什么是沿直线传播?”
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发现了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
教师:直线传播表现出来就是,前面本来有光,但是被遮挡后,遮挡物后面就不会再有光线穿过了。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试一试。
佳梦:我们要去黑暗的地方,不然没有影子。
于是我们利用午饭后散步的时间,来到光线昏暗的楼梯下,验证一下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有了新发现。
佳梦:手电筒的光被手挡住后,手的后面就是没有了光,才会有影子的。
佳期:那光就是沿直线传播的吧。
佳梦:而且影子的大小还有变化呢,我的手离手电筒近的时候影子很大,我的手离得越远影子越小。
当当:那皮影戏里的影子也是这样吧。
... ...
在孩子们有了新的兴趣时,继续探索是孩子自我意识、内在驱动下的主动探究,教师则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必要时提供关键引导与帮助,维护幼儿的探究兴趣,以支持幼儿继续探究任务即可。在本次关于“光”的探究中,好像还有很多未完待续、能够继续开发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