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就纯真》这本书即将到尾声,周国平在书中涵盖了很多方面,但有一个观点是贯穿始终:无论你是做什么,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在关于《康德/胡塞尔和职称》这篇文章的叙述中,详细讲了一下两位大学者“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生经历,无论自己有多优秀,自己作品怎么样被其他人接受,总是不被他们主流行业人做接受,计较多次申请均不被通过,这属于体制内常见的现象,包括现在,职称 的评审依旧是每个学校的关注核心。仔细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会发现几个很有意思的特点,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的得出来几乎一致的想法,这表明整个社会看待事情的眼光基本相似,正是因为种种相似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进而影响所有人,包括智者或者大师。
《生命本就纯真》站在学校角度,职称的评选不是参考一个因素便能够做出决定,更多的是从综合因素决定,因此会掺杂社会关系,个人能力,任职年限,任职贡献等等因素,这些因素也有侧重点。因为职称的数量限制,自然便提高了职称评选的难度,正是因为名额的稀少,对于学校来讲,支撑已经不单单是专业硬件的选拔,更多的是学校关系以及学校发展。站在社会角度,职称是每个发展方向上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认可,认可大家对社会所贡献出来的价值。站在个人角度,“智者”考虑到的是一种肯定,是支撑背后所代表的意义,除了经济方面,还有被认可的自信,正如书中所说:康德与胡塞尔并非超脱的对这种遭遇毫不介意。康德屡屡向当局递交申请,力陈自己的学术专长,经济拮据状况,最后是那一把年纪,以表白他的迫切心情。当格丁根大学否决胡塞尔的教授任命时,这位正埋头于寻求哲学的严格科学性的哲学家一度深感屈辱,这种心境和他在学术上的困惑掺和在一起,竟至于使他怀疑起自己做哲学家的能力。这边是认可的力量,在这个社会上,不管站在哪个角度,归根结底是有自己的运行规则的,这个规则不管是谁都得遵守。那边是:认可。
《生命本就纯真》在社会上生活,群居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认同感则是自信心的来源,毕竟有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如何做才是对社会有意义。而对社会有意义,便代表社会接受了我们所研究出的某些成果,接受了必然就应该有认可,而认可除了语言上的肯定,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上职称的肯定,因为相比于来自个人的前者,后者来自社会的力量更大,也更容易让人自信。站在批评家的角度,会觉得这种做法和思想过于功利化,不应该是一个智者所追求的,可是这种评论本身也是包含着被认同的说法,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很少有人真的不在乎别人对自己所说话的反应。除非出世,这也是为何大部分的优秀学者都需远离社会哗然的声音和生活,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清醒的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精神,以及自己所从事事情的本质,不让自己收到外界声音的影响,无论声音否定或者肯定。所以陶渊明“采菊东南下”不是为了因为真的喜欢乡村劳作,而是喜欢乡村原理尘世烦扰,自成一体系的悠哉生活。我的生活不需要指责,不需要肯定,只需要我自己的悠然。
《生命本就纯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