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离婚越来越高,有的人闪结闪离,有的人过了大半辈子,也离了,有的等孩子成家了,离了。不讨论在哪种情况下离婚更合适,而是离婚多了,大家人生的选择多了,生活呈现的状态也就多了,这一定程度上提现社会的发展。
对于这样一种离婚社会现象,很多人感到恐慌,离婚就意味着背叛,不离婚就会忠诚?对孩子影响大,孩子的成长需要环境,但环境不是决定作用。
前段时间(我家的闺女)很火爆,孩子不想结婚,不是结婚不好,背后的原因很多,我猜想有的是父母的婚姻不幸福,但是还是要守一辈子。这就多半是一个紧箍咒,带上就不能取下来。
小时候我们写作业,铅笔上都会有橡皮擦,因为发明的人知道犯错误是常态,后来考试错了,打零分,我们可以从头再来,而工作不好,我们可以再换,唯独婚姻,要经历人生四分之三的时间,却不能从头再来。
年少时不懂事,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等经过一些经历和阅历,才明白内心的渴求。曾经的自己已经过去,现在的自己却守着过去不成熟的选择。这样违背内心需求的声音在夜深人静啃噬着自己的身心。
离婚是一个需要物质条件的事情,如果能安顿好老少,我们的选择都可以倒回去。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停留于物质的需求,对自己的终身伴侣需求更精细,哪会在很早的时候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开始的选择不一定错误,但是人们可以大家最后听从内心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影响他人的生活质量,代表着社会在进步。
还记得这个故事,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他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彬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在读这个故事噗嗤一笑。因为婚姻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没选到,我们继续去选择,直到选到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