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4851/d16901f7482d61e1.jpeg)
合上最后一页书,把它与看过的另外几本整齐的码在一起,才意识到我的整个暑假被它们占据了很多,也真正体会它为什么在全世界如此畅销,很多想说的话早已被书评说完 但是——
我还是想说,通过来自英、美、德、俄四个国家,五个家族虚拟的兴衰繁荣(随着故事的发展,牵扯的远不止五个家族),通过穿插的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历史人物,让我看到了一部基本属实的20世纪欧美史,这对于我赤贫的历史知识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看到好奇之处,或者不懂的地方,比如钦佩于某个历史伟人,历史事件而想到去百度一下。很认真吧,可惜今天看过也许明天就忘,不过当时明白就管呲牙。很多时候怀疑度娘就是剽窃了作品, 或者作品参考了度娘。因为它们都是事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4851/e935ec7e927dc569.jpg)
我还想说,贯穿整个20世纪的事件没有多少是人们愿意看到的:一战、二战、种族隔离、柏林墙……整个20世纪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就是充满了血腥、暴力、暗杀、明争暗斗。可即使是处在最不堪的环境之中,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受到他们即使面临恐怖和死亡表现出的无畏和对信仰的坚贞。更感动于生长在最恶劣环境之下的那些美好爱情。
我还是想说 我最钦佩德国的沃尔特家族。钦佩于一战来临,沃尔特对自己祖国的孝忠,对心中的信仰和爱情的坚贞。钦佩于二战面对纳粹的狂暴和蹂躏,他和他挚爱的妻子茉黛以及女儿卡拉英勇无畏,不惜用生命捍卫自己明知不能捍卫的民主,多么令人动容和崇敬。我想,这种不屈的精神是融进血液里的。行动是对儿女最好的教育。所以他们的后代个个身上都具有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不畏强权的品格。
我还想说,西方的家庭教育真的和我们不同,父母很少干预孩子的信仰,很少指导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他们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就拿美国杜瓦家族来说,格斯.杜瓦和他父亲都是参议院,但第三代大儿子伍迪虽名校毕业,本可以像父辈那样进入政坛,但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摄影为职业。他的弟弟查克学习不好,选择入伍,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查克是同性恋者,唯有在部队才可以不让他的爸妈了解这一真相。而他的妈妈其实已经在去夏威夷探望在那服役的他时就已经觉察,但是母亲知道儿子不希望自己知道,所以非但没有指出这一事实,还对查克喜爱的“爱人”表示出尊重和疼惜。包括后来伍迪的儿子卡梅隆加入共和党,虽然让一直以来祖父辈都是民主党的父亲和全家有点吃惊和生气,但家人并未因此而阻止他。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尊重孩子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是父母爱孩子的最好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4851/256b1f049e348667.jpg)
最喜欢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做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读到那一段时,被深深地感染了,我的情绪可能不比现场观看演讲的民众低多少。曾经连续三次在饭桌上提到马丁.路德.金,最后一次弄得儿子一脸不耐地说:你能说的别的不?哦!真是不由自主嘴就跑到那去了。
我还想说,书中描绘的那些青年大多有独立的思想,对事物有深刻的见解,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富有勇气。他们不愧于自己的时代。但是我觉得作者的写作有点不现实,因为书中这五个家族以及和他们有关联的人大多都具有以上的品格,非但如此,他们还相貌出众。这根本不现实,就像琼瑶笔下的靓男俊女一样,现实生活中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才是绝大多数啊!也许我的相貌连一般都说不上呢,哈哈。
最后我还想说,第三部《永恒的边缘》感觉不如前两部那么吸引人。也许是作者写作没有像前两部那样投入,也许是我出现了视觉疲劳。看的速度明显减慢,里面偶然出现让人费解的句子、有时是语法错误。不知道是翻译的过错还是作者仓促潦草的结果。反正别指望畅销书和文学经典比。不管如何,在书中了解了一点欧美近代史就不枉看了这一个多月,也是对疼涩的眼睛的一种安慰吧。不是吗?只有经过时间检验,在历史沧桑变化中沉淀下来的东西,而且无论对于哪个时代都具有一定价值的才是经典。愿它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4851/ccca631a3e823c5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