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最后进行“丁克”。
为什么要选择单身呢?有这么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年轻人的压力太大,面对的竞争比较激烈。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他们宁可选择低欲望,也不愿意踏入婚姻的地狱当中。
第二种说法:买车买房的花费太高,结婚的成本过重,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范围。如此,他们只能选择“单身”。
第三种说法:如今的婚姻观念过分扭曲,人与人之间出现“背叛”的情况越来越多。单身那么好,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
第四种说法:人来到这个世上如此痛苦,那为何还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接着受苦呢?没必要,也不值得。
上述这四种说法,逐渐成为了某些人“不婚”及“丁克”的说辞。不过,这四种观点也道出了生活的现实,大环境不好,又何谈结婚生子呢?
只不过,结婚和单身,生孩子和不生孩子,双方之间终究有着极大的差别。
尤其在50岁之后,“丁克一族”的不幸就会出现。
02
在民间,有这么两个成语,先苦后甜,以及先甜后苦。
选择“生孩子”的人,就得承受巨大的风险,不过未来绝对活得比较幸福。这,就是“先苦后甜”的做法。
而选择“丁克”的人,就是满足于当下的简单和轻松,不希望承担太多的责任,也不希望面对太多的麻烦。只不过,他们的晚年会特别不幸。这,就是“先甜后苦”的行为。
对此,有些人就会疑惑,难道说生了孩子就一定会幸福吗?难道说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晚年就一定有保障吗?
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说。
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养孩子是一项巨大的投入。说得难听一点,孩子就是一只“吞金兽”。或许你养个十几二十年,他后半生也无法赚回那么多钱。
从本性及感情的角度来看,繁衍生息,本就是人类的自然行为。每个人都需要有“孩子”相伴。尤其是中老年人,唯有活在“温情”当中,有子女陪伴,才算是人生圆满。
物质和感情,金钱和温馨,就看我们怎么选择了。所谓“此事古难全”。一切的温暖和幸福,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你不付出物质的代价,那你就得付出感情的代价。没有一个人能人财兼得。
03
丁克族的不幸,往往从50岁后开始。
有研究者认为,人生最为危险的时间,是45岁到55岁这十年。尤其是50岁,往往是人生的一个坎。
在50岁之前,或许我们的身体还不错,也不会遇到什么严重的健康问题。至少我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而那些选择“丁克”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就好,根本没必要生孩子来活受罪。
像这样的观点,在50岁之前还是适用的。因为他们有精力,有余钱,有时间,所以有着任性选择的资本。
只不过,在50岁之后,这种观点就出现问题了。要知道,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不遇到问题。
就拿一个患病的中年人来说,如果他一个人生活,身边什么亲人都没有,父母也已经老去了。那他们如果遇到什么意外,倒在了房子里面,不就直接“人生终结”了吗?
说得难听一点,有些人死在了房间里面,也没有人知道。
如今的“孤寡老人”,其实就面临着孤独终老、无人陪伴的问题。可以说,如今的丁克一族,就是明天的“孤寡老人”。
试想,走到人生的终点,竟然无人相伴,这不就是一种悲哀吗?
04
曾见到过这么一个案例。
一位不婚不育的丁克一族年轻的时候特别潇洒,认为“丁克”就是一种潮流,根本不理会传统的“结婚生子”行为。
在他49岁那年,他患病住院了,不仅没有人来照顾他,而且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
很多人会说,他的父母呢?他的兄弟姐妹呢?很遗憾地说,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也已经去世了,亲戚们跟他一点都不熟。
也许,人类唯有在“卑微”的时候才能感悟生活的真相。
他就问自己,如今病倒了,需要做手术了,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我以前的选择,真的错了吗?
在一轮心理纠结之后,他得出了一个观点,人活着,还是有人陪伴最好。
在中国社会,我们都强调“善终”。临走之前,能看到儿孙绕膝,后代兴旺,相信我们会感觉到特别欣慰。
相反,临走之前,如果眼前一片苍茫,所感受到的都是冰冷,连一点温暖都没有,那我们的人生终究会有所遗憾。
所以说,能够选择结婚生子,那就选择结婚生子。而丁克,终究是一种不幸的选择。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