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真卿的《勤礼碑》临摹了两遍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隶书的临摹,老师推荐的是《曹全碑》。不管是听老师讲要领,还是看着老师书写,感觉都挺简单。可是等我实际操作起来,就知道了其中的难度。“蚕头燕尾”在我笔下是一条弯弯的、不知道什么属性的“虫”。好难啊!好像继续回写我的“勤礼碑”。可是,听老师的是没有错的,硬着头皮继续呗!
上了一节课,还没等我复习巩固,被安排外出学习十日。等我归来,老师教的已经基本还给了老师,带着内疚的心情,把写出来的字发给老师,他肯定了我的“横”,指出了我的“撇”和“捺”存在的问题。带着他的鼓励,每日抽时间静心继续“比画”。周末又经老师指点,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感觉一上午练习中,“撇”和“捺”自己写来有了朦胧的感觉,心里甚是振奋。
看着身边的大同学、小同学书写楷书,我好像一时间忘记了自己当时书写的样子。老师说,这样就对了,现在的脑海中就只能有隶书的笔法。我知道,这样才有利于接下来的练习。不过,我也很清楚自己,学啥东西过于死记硬背,不够灵活。上周还对几个”小伙伴“笑着讲自己是考试型人才,不知变通。我就怕自己练习一段时日,邯郸学步,最初的本心给忘了。话再说回来,练习书法享受的就是这个能静心的一段时光,修身养性。忘记了,大不了再温习罢了!
想到这里,豁然开朗,埋头继续。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学生!
临结束的时候,发现以往同事家的孩子也在这里练习,没想到,我会和同事家的孩子成了同学!我也在遗憾,妞小的时候,我怎么没想到和她一起练习书法呢?转念想想身边的那位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想想他的家长陪伴的过程;还有那几位我的小“学哥、学姐”。兴趣,还有自制力,这应该是最利于进步的法子了吧!
像我,每天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写几个毛笔字,敲一敲键盘码几个文字,还有自己的强国学习,好像已经成了一种“被强迫”的习惯。即使笔法写的不很好,即使摘抄一些文字,感觉这一天终归没有虚度的样子。
内动力远远要比外驱力要用的多不是?在工作中、在学习上,是不是都要想一想办法,调动一下管理对象的内动力呢?
很庆幸,能在这个年龄,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有老师指导,有同学陪伴,心无旁骛,静心养性,开启一段书法练习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