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洋葱阅读?
这本书的书名,激起了我读下去的欲望。因为我想在本书中,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遗憾的是,直到本书最后,作者才解释,洋葱只是分享课结束收集反馈意见的便条名称。
作者在本书中说,我们要通过阅读,形成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然后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别人。
很显然,作者内化得并不够,并没有厘清“洋葱阅读法”的概念,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难怪有人说,这本书副标题应该叫“漫画版各培训老师学习方法大汇总”。
既然是各培训老师的方法大合集,我也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化。本书收获如下,与大家分享。
阅读分三步:阅读―内化―分享
step1: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阅读。
step2:内化,提炼出有价值的概念和素材,并根你自己的经验相关联。
step3:分享,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下来,变成对他人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出去。

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碎片化的内容。
step1:阅读
阅读时间:碎片化的时间,比如排队时、开会前、睡觉前、午休前……
阅读内容:碎片化的知识,如公众号文章、杂志、朋友圈、有趣的图片、一本书中的某一章节(片断)……
step2:内化
碎片阅读的核心是概念。阅读时,我们可选择对我们有价值的概念,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制成概念卡片。
读完本书后,我做了“绿灯思维”的概念卡片。

就是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
tep1:阅读
①阅读前,要先提问,比如读《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之前,我会问:为什么叫洋葱阅读法,是什么概念?然后,带着问题阅读。
②阅读目录和序言,大致了解某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找出书中是否有值得读的部分。
③用十分钟的时间快速把把整本书扫读一遍,标记出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
step2:内化
接下来阅读重点章节和之前标记过的内容,并尝试用九宫格的方式,把这些内容全部列举出来。
下图是读完本书后,我做的九宫格笔记。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阅读的变现。看完一篇好文章,读完一本好书,我们当然应该把收获分享出去。但以变现为目的的阅读,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仅仅靠集中式阅读几本书,就去建立庞大的知识体系,未免有点那啥啥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