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百条蛰伏在舌头底下的民间谚语

一百条蛰伏在舌头底下的民间谚语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23-10-23 00:00 被阅读0次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3、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4、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5、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6、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11、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12、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13、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14、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15、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16、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7、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18、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19、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21、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22、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23、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4、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2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26、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27、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28、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29、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30、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3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32、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33、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34、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35、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36、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37、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38、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39、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40、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41、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42、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43、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44、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45、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46、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57、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48、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49、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50、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5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52、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5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54、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55、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56、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57、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58、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115、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59、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60、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61、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6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63、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64、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65、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66、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67、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68、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6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70、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7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7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7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7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7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76、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77、打边鼓——指从旁鼓吹、协助。

78、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79、打破沙(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80、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81、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82、打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83、打肿脸充胖子——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84、大旱望云霓——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85、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

86、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87、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88、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89、带着铃铛去做贼——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9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91、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92、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93、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94、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95、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96、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97、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98、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99、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100、好心做了驴肝肺——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101、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102、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103、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百般挑剔。

104、平时不烧香,急来报佛脚——平素懒惰,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105、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相关文章

  • 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吗?

    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吗? 中国民间有谚语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可以打吗?可以打出孝子来...

  • 民间谚语

    1、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很多人总觉得外人的话比家人的话更重要,但家人才是陪伴你时间最久的人。 好好...

  • 民间谚语

    门前有马非为富,家中有人不算穷。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不怕吃饭拣大碗,就怕干活爱偷懒。

  • 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20句: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 1、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很多人总觉得外人的话比家人的话更重要...

  • 民间谚语:

    龙游浅滩被虾戏 凤凰落魄不如鸡 虎落平阳被犬欺 小人得志品性低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心只读圣贤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两...

  • 民间谚语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编凉席的睡光床,当奶妈的卖儿郎。挖煤哥儿家里像冰...

  • 民间谚语

    也不知年纪大了更怕冷,还是今年的暖气不如往年热,感觉房间有点冷,穿着袜子的脚没有任何的暖意,不得已再加一双,不出门...

  • 蛰龙抬头,万物复苏,愿你安好

    — 01 — 龙抬头的来历 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

  • 二月二龙抬头,这些风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 民间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 此时, 阳气回升,大地解冻, 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

  • 【春耕节里祈鸿运】记真如物业“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体验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也被称作“龙抬头”的日子。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意味着春季来临,蛰龙开始活动,象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百条蛰伏在舌头底下的民间谚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rl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