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间没有从天而降的幸运,如果有,也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我们可以说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总有另外的机遇在等待着她。
她最初的梦想是要成为一名舞蹈家,目标非常明确,而且是芭蕾舞团的首席女演员。但是因为战争,使她有一段时期不能够在芭蕾舞学校练舞,当重返学校的那一刻,她比以往更加的刻苦,但是因为个子偏高,再加上战争对身体的损害,让她达不到绝对的健康标准,并且她的年龄也超过了学习芭蕾的黄金年龄。虽然是学员当中最勤奋的,但是英国芭蕾创始人---她的老师兰伯特夫人的一番话彻底打碎了她的梦想:“不能。奥黛丽,我不能欺骗你,无论你怎样训练你都不能成为首席演员。但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留在我的学校里,当一名老师,这样你的生活会更稳定。” 正是这样一个梦想,一直支撑着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战争时期,可是现在这个擎天柱倒塌了,她甚至难过的想要自杀。但生活让她来不及伤感,她根本没有时间在痛苦中停留太久。虽然一次次的打击让她变得更加坚韧,虽然她从不轻易放弃,但懂得及时放下。与其退而求其次,将就一生,不如积聚能量,另辟蹊径,为自己打拼一个崭新的未来。
幸运之神总会垂青那些不放弃生活的人。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急于推销自己,同时振兴荷兰的旅游业,所以准备拍一部旅游纪录片形式的电影,他们需要找一位会说荷兰语的少女当演员,要求相貌较好,具备青春春活力。急需用钱的奥黛丽很快返回荷兰,接受了那份临时工作。而正是这份处女作,打开了她的银幕之路。这之后,她和另外几名女孩开始寻找芭蕾之外的出路。那段时间她们拜访了一些制片人和经纪人,希望在音乐剧和电影中出演角色。最终迎来好消息,百老汇舞台音乐剧《高跟纽扣鞋》要在伦敦选拔演员,虽然入选率很低,但奥黛丽凭借她的努力成功入选,正像她说的:“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抓住。”所以无论是怎样,微小的角色,奥黛丽都会投入十二分的热忱。每次排练她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部音乐剧演出了291场,场场都是座无虚席,媒体好评如潮,也正是这部音乐剧的成功引起了著名歌舞剧制片人塞西尔.蓝道的注意,他一眼就从众多女演员中发现了奥黛丽的魅力,当即决定邀请奥黛丽参演他的新剧《鞑靼酱》,同样的这部剧又大获成功。
正是因为音乐剧的成功,使她受到了电影界的注意,开始收到在电影中担任小角色的试镜邀请。于是奥黛丽决定学习表演课程,好在发展事业是多一点专业保障。但是她的银幕之路走的并不顺,因为名气,她只能在电影当中担任小角色。但现在电影事业已经成了她新的理想,纵使再艰难,也会坚持下去。所以纵然是小角色,她也不放过任何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最终她得以出演《双姝艳》中的妹妹诺拉,这部影片使得媒体开始关注到这位新人,报纸上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银幕新秀奥黛丽.赫本”。接着她又前往法国拍摄了一部叫《蒙特卡洛宝贝》的喜剧片,虽然依然是配角,但是也正是这一次蒙特卡洛之行成为了她走向百老汇舞台最直接的跳板,一个让她的人生翻开新篇章的机遇,正虚位以待,一个属于奥黛丽.赫本的时代,也随之而来。
《 琪琪》的作者科莱特夫人,对改编自她最钟爱的这部作品的舞台剧《金粉世界》寻找女主演,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奥黛丽.赫本。奥黛丽毕竟是一个新人,在表演上还略显生涩,所以在拍摄过程当中被批的一无是处,一度让她怀疑自己的能力。幸好在《金粉世界》中饰演姨妈的凯瑟琳.奈斯比特是一位善良又经验丰富的女演员,奥黛丽跟着她勤学苦练,反复练习,好在命运不会辜负一个有天赋又有诚意的人,奥黛丽的全力以赴,终于有了结果,这部百老汇剧作大获成功,各种好评和邀约如潮水般涌来,让制片人和导演也对她刮目相看,有人说奥黛丽在百老汇的成名,只用了两个小时,正是这一场两个小时的《金粉世界》,让她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大明星。
虽然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傲然于世,奥黛丽却依旧跟成名前一样,会对影迷们保持微笑,耐心的回答记者的问题。并且在生活作息上,她依旧是在每天的凌晨四点半到五点间起床,背诵台词,预习动作,揣摩情境,争取每次的发挥都臻于完美---她将这种勤奋的习惯坚持了一生。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只看那些成功人士外在的荣耀,还应该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这才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