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晓婕正坐在电脑前学习,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的奶狗叫声,接着一声接一声,听得她很是于心不忍。她家住一楼,听那声音,那狗似乎就在阳台前的空地上,起身去阳台往外一看,果然有个小小的身影正蹒跚蠕动着。此时,正值腊月,天寒地冻,这哪来的奶狗?
晓婕立刻转身出门去看,这时小奶狗已经跑到了对面楼道门口蜷缩着。那里还放着一辆婴儿车,它躲在车底下,似乎有东西遮挡能令它安心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奶狗全身浅棕黄色,胖乎乎憨憨的,标准中华田园犬。它挺干净,不怕人,非常温顺,看起来不像流浪狗。
她回家向爸爸打听这个小狗的情况,因为爸爸白天也在家,可能会知道一些。果然,爸爸说那个不是流浪狗,好像是对面二楼的,因为看见它几次跟在那家人脚边,一副亲昵的样子。
哦,有主人就好,最好不是流浪狗啊,晓婕操心地想。
刚回到房间,又传来小奶狗无助又害怕的惨叫声,她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找不到妈妈,又饿又冷在路边哭喊,哭的嗓子都哑了。对面二楼亮着灯,是主人为什么不来管呢?
夜深了,小狗稚嫩的哭叫声仍然不绝于耳, 晓婕在担忧和心疼中迷迷糊糊睡去,睡梦中耳边也一直响着奶声奶气的嗷嗷声。
第二天一睁眼她就迫不及待地去查看,小奶狗不见了。正好有个老太太从对面楼里出来,虽平时见面也不打招呼,不过进进出出的都算认识。
跟老太太一打听,说是原先的确是二楼那家人家养的,小狗是住在小区的流浪狗所生,二楼那家的女儿捡来了。养了一段时间稍稍长大些,最近开始在楼道里拉屎撒尿了,邻居有意见,她家也嫌麻烦就不养了。说着,老太太还问:“叫了一夜了,怪可怜的,你要吗?”
晓婕说:“我不养,看看能不能给它找个人家。对了,小狗吃什么?”
正说着,一楼那家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出来接茬道:“小狗倒是有人在喂,这里好心人也比较多,小区门口很多餐饮店,把吃剩的骨头放纸盒里给它。” 晓婕听后稍感宽慰。
这个小区总体来说绿化环境比较好,树木多,草坪多,流浪狗流浪猫只要安分守己,居民们对它们还算宽容的,还有人常年喂它们。在这里生活比在外面流浪强不少。晓婕想,那不用操心了。
傍晚,天阴嗖嗖的,似乎要下雪。晓婕下班回来刚走到楼下,就看见那小奶狗颤颤巍巍的在冷风里哆嗦,夜幕降临,它看起来多么孤苦伶仃。它要是能在温暖的屋子里过冬该多好。晓婕边想边开门进屋。
晚上,小奶狗凄惨的叫声又响起,搅乱了晓婕的心,她听的坐卧不安,恨不得马上抱进去。但是,如果以后不养,现在也不能抱进来,否则对小狗来说又会受到一次遗弃的伤害。这时,电脑弹幕出一条天气预报:“西伯利亚来的一股强冷空气将于25号抵达我市,降温10~15℃,25号夜里有雪,最大风力可增强到12级。请有关部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5号就是后天,小狗到时候怎么办?
虽然呆在小区里勉强维生没问题,但终究是流浪狗,最好还是找人领养,终身吃住有保障。它现在还小,正是被领养的最好时机,再大点就难了。
对,就这么办,赶快找领养人。
晓婕马上想起前不久朋友拉她进了一个群,是一些爱心人士组织的收养群,先到那里试试。
第二天她又早早起来,找到了小狗,它在隔壁楼道门口,那边有人晒了一双鞋跟它差不多大,就蜷缩在鞋边。看见人来,它可怜巴巴的看着。晓婕用手机拍了几张清晰的图片,说明大小,性别,约么的年龄,发到那个群。到了晚上,有人来问了,是这个群里的一位看中了这个小狗。晓婕仔仔细细问了对方情况,心说,可不能把它推入火坑哟。
事不宜迟,双方约好中午在小区门口见面。一男一女开车来的,一看小狗似乎就很喜欢。晓婕希望暂时保持联系,过一个月发个照片看看,对方答应了,狗就这样被抱走了,总算赶在寒流来袭之前有了家。
晓婕对约定的日期很上心,每天数着日子。终于熬了一个月,那天吃过早饭,估计对方也正常起居了,赶紧微信上发了信息,先问候下,然后表示要看狗狗,对方一直没回,她心都揪起来了,不禁开始胡思乱想起来。终于,到了傍晚五点多,对方终于回了,并发来照片。小狗明显大了一些,脖子上戴着项圈,呆在自己窝里,看起来很干净,还是那么憨憨的。
晓婕很激动,感谢对方照顾的这么好。对方说,它的主人很喜欢它,给它买了很多东西,原来那个男的才是狗主人。
之后,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对方经常发照片过来,狗狗慢慢长大,很帅气,特别温顺,见什么人都亲。
看到狗子有了好归宿,晓婕由衷的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