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告诉他不要去在意省纸这种小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在小账上斤斤计较。
作者在读大学的时候,对于家庭和工作有一些依赖,很怕自己孤单的时候,活不下去,后来他读了一些哲学书,明白了,人立于天地之间,必然有出路,慢慢的他就又产生了自信,进而引申就是告诉他,不要介意孤独,要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随大流。
作者说浙江人有个优点,无论贫富多少都强调靠手艺吃饭,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家,原来的家庭都很贫困,上一辈的人,给他们灌输的价值观就只有一个,人必须要自己长本事,这才是安家立命之本。所以即便遇到强盗,遇到火灾也不怕,谁也不能把他们最值钱的本事带走。
作者一直强调保持自由人的心态,比如他在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说,你们要找一个雇员,不一定非得要我,能干活的多的是,但是如果要找个合作者,那么我们可以接着商量,以合伙人的心态参加工作。而不是到哪家公司去要饭,你去工作,是替老板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老板心好,施舍给你。所以自己长了本事,也就拥有了好心态。
人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绝大多数其实都可做可不做,有时候除了获得一点金钱之外,什么也得不到。作者做事情的标准是,如果我花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就要尽可能的对自己的将来有好处,就是能帮自己提高。同时别太看重物质,生活的幸福感就会强一些。这点其实应该引入经济学的概念,叫做边际效用。所以真正的有钱人,从不炫富,而炫富的反而不是什么真正的有钱人。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钱了,他实在就没必要再买个100万的车去争面子了。连这个需求都不存在了,那么他花这笔钱,也就实在没必要了。
一般我们都会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但作者认为,勤劳毫无争议,而勇敢却谈不上,实际上中国人比较怕惹事。甚至有点懦弱,比如广场舞大妈扰的四邻不安,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站出来管闲事。甚至警察来了,也不怎么爱管。
但是这种尚武的品质,目前已经越来越匮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鲜肉走到荧幕前,原来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现在有人给改了,变成了少年娘,则中国娘。这点美国人就比中国人勇敢,主要是美国人特别爱管闲事,作者说,美国大学休息室里的一个冰箱坏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找到学校领导要求更换,如果领导不同意,就把他堵在办公室里。而这种事要发生在咱么这,顶多有人提一句,然后就不了了之。不会有人如此执着。每个人似乎都害怕打击报复。
第五部分,心智的成长,作者说他那个年代,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有超能力,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唐僧是个好坏不分的蠢货,猪八戒更是奸懒谗猾,沙僧干脆就没有存在感。但是当他们长大之后,孙悟空就没那么可爱了,甚至在女生心目中,竟然把猪八戒视为了顾家暖男的形象,唐僧也成了团队的灵魂。沙僧则被视为了忠诚可靠的象征。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心目中对于超级英雄的幻想,逐渐被现实杀死。反而甘愿沦为平凡,向往平凡人的日子。如果谁30-40岁了,还喜欢孙悟空,甚至会被人无情嘲笑。说他长不大,不成熟。其实放在现在这代年轻人身上也一样,他们喜欢钢铁侠,喜欢哈利波特,跟我们当年喜欢孙悟空没啥区别,其实中年人和青年人,没啥代沟,只是因为思想更成熟了,所以看法变了。
很多家长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给孩子编制一个美好的未来幻想,告诉他们好好读书,找个好单位,就能有出息。但其实,哄孩子读书容易,但是未来兑现却很难,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发现根本就不是家长和老师说的那么简单。
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超人,把自己的孩子假设为一个天才,然后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逼着他们学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这个皇帝的新衣,早晚会被戳破,孩子早晚有一天会知道,他并不是这个社会的主角,甚至能当个配角就不错了。这时候心里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