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半准备的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猫》的第一课时,今天早上上了。
早上送了娃去上学,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第三节课上课前回到学校。在上公开课之前去隔壁班试上了一节,不能把第一个课时的课上完,大约是因为去上课的时间迟了一点。
正式的公开课我赶在上课前来到了教室,一进教室,看到后排已经坐满了人,心里不免有点发慌,但是很快地就调整好,平静下来,毕竟脸皮比较厚了。课程进展得很顺利,从导入到解读单元学习目标和任务,作者简介,快速浏览找关键词,易读错和字写错的预习字词检查,再到默读课文,提取信息,体会文章“三”的写作构思。
我讲完了发现还没下课,完了,没有准备练习。还好,我准备了两个课时的课件,于是继续讲下去。讲完下一个环节,点一下主旨,下课了,松了一口气。
我后来对课件进行了修改,在第一课时结束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写作文提纲的练习。在赏析“三”的写作构思之妙的地方设置了小组讨论交流。
最后,提醒自己在细节生动之妙的赏析出集体朗读。这样就解决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的问题。第二课时,讲到第三只猫被冤死的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好好朗读,读出感情。
最后,评价的环节一直是被我忽略的地方,基本上都没有评价的习惯。看来以后一定要可以训练自己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先去找一些点评的语言尝试着使用,养成点评的习惯,然后再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同时也要训练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点评,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
这节课借鉴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听课的老师也说,没想到还可以这么上,她们觉得这是亮点,也是可以借鉴的。
他们这一个评价,我觉得这节公开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因为我想着既然是交流学习,那我就应该找到一点值得大家借鉴和参考的东西来,没想到现学现卖,效果还不错。以后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去备,去跟名师学习,哪怕一节课能够学以致用到名师课堂的一点,也是好的。我们也许不能设计出名师的课堂,那么把名师课堂上自己喜欢,又能用到自己的课堂,适合自己的学生的一个点,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其实也是很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