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民的疯狂。
牛顿就曾感叹道“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了解人类的疯狂。”这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自卑的自白。而事实证明,在股市面前,最聪明的天才终究也是人。
1720年2月,牛顿将部分积蓄买入南海公司的股票,3个月内,该股票价格上涨了3倍,牛顿将股票卖掉了。如果果真像这样落袋为安,也就作罢,3倍的收益对于现在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可是,如果事情就此结束,一切似乎很完美,可是,我们刚才也讲了,牛顿再伟大再聪明,他也是人。当牛顿卖掉手中涨了3倍的股票后,他此时似乎已经和南海公司有了无法言喻的关系,他已无法在从南海公司抽身了。此后南海公司股票依然在不断的涨,他不安的看着那些仍然持有南海公司股票的朋友们越来越富有。7月,牛顿无法再忍受诱惑,重回股市,用700英镑的价格再次买入之前用300英镑卖出的股票。而这次他不是投入了一部分的资产,而是他所有的资产的一大半。
11月,一切都结束了。“南海泡沫”破了。一切来得快去的也快,牛顿仓促卖掉了股票,最终每股股票只剩下100英镑了。
投资,投机,我们总是傻傻分不清楚,我相信牛顿当时也是。当人们陷入疯狂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就是在投资而不是投机。
荷兰历史上的“郁金香泡沫”,离我们近的有国内的“兰花泡沫”,这虽不是股市操作,但一样在现在看来都是场不可置疑的击鼓传花似的疯狂投机事件。而我们也相信身处其中的大部分人肯定认为自己是在投资而不是投机。
股市交易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上市能很好的提升一个公司知名度,且是公司融资的最好的途径。但对于普通的股票买卖者来说,多数的人,至少在国内是这样,百分之八十的股民都是投机者而不是投资者。因为我们不论是买者或者卖者,我们的买卖本身不产生任何价值,更因为当我们买或卖时,我们当时当刻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相信长期炒股的人特别能理解牛顿的股票买卖操作故事,不论你是否这样操作过,你都得承认在股市面前,我么真的显得是那么的愚昧和无知。
我们来说下股票交易中的各种人心(人性)考验。
当我们分析一只股票值不值的买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一定有一些人在分析此时此刻这只股票值不值得卖,理论上如果没有这个情况,股票将无法交易。
好,假设买股票的我们和卖股票的他们交易了这只股票,这只股票之后的涨跌对于我们和他们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高兴、失落、悲观,乐观等等。
好,现在只说我们了,假设我们慧眼识珠,我们比当时卖股票的人聪明,我们买对了股票,此时股票涨了,假设涨了10%,那我么又该如何面对这只股票呢,我么是继续持有呢,还是落袋为安见好就收呢?
或许有时候会遇到特别好的运气,这只股票不论一次涨多少,就是只涨不跌,我们还不会太过于纠结,但是当其涨了10%,又回撤5%,此时我们是卖还是不卖呢?
假设此时我们推断股票回撤5%,只是暂时的一次小回撤,那当他再次回撤到我们的利润正负点时,我们是卖还是不卖呢?
还有一种情况,当股票回撤5%,我们认为自己选择错误,就小小的见好就收,卖了吧,可当我们买了时,第二天又涨了6%,我们此时又会是什么心态呢?
简单来说就是:买入时机很重要,卖的时机更重要,而要决策买卖的正确时机真的很难。
这就是股市考验人的很多个点,而我这一切都经历过,曾经经历过,最近也经历过,真的觉得有时就是一种内心的煎熬。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高手会觉得上面这个例子有点啰嗦,可能有些投资新手(未参与前)会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有这么复杂的心理,那么我想说的是,不论未来我们要不要进入股市,我们都要承认人性的复杂,我们都要多了解认识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多做投资者,少做投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