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李广1:李广年表

作者: 老罗侃史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1:03 被阅读20次

    在现存的文史资料中,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班固的《汉书》,都没有写明李广的出生时间,也没有将他的年龄与相关事迹一一对应。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史记》和《汉书》中关于李广事迹的蛛丝马迹,大致勾勒出他一生的轨迹。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因迷路而延误战机,最后被迫选择自杀,他在自杀前对部下说了这样一段话: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这段话从字面上看,只能说明李广自杀时大约六十多岁,具体是哪一岁?那就不清楚了。但是,这段话里还有一条重要的信息,就是“结发”这个词。结发,就是束发的意思。在汉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表示已经成年。

    另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开篇的记载: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大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在汉代,士兵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贬谪犯罪人家的子弟,一种是士农人家的子弟,后者就是所谓的“良家子”,这种人在军中的地位比谪犯罪人家的子弟要高。

    将以上两段话合并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汉文帝十四年,由于匈奴侵扰萧关,约20岁的李广从军击匈奴。把这个时间点搞清楚了,大致就可以推理出李广的一生轨迹了。

    公元前186年,李广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他的先祖是秦国名将李信,曾在秦灭燕之战中立有大功。

    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 20岁的李广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击匈奴。因在战场上杀敌和俘虏敌人多,不久提拔为“汉中郎”。汉中郎是皇帝的侍从人员,在宫中负责守夜执勤,外出则充当侍卫,侍卫又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种,李广外出时充当的是骑兵侍卫,因此也称为武骑常侍卫,官衔秩比八百石。

    后来,文帝时期的李广又担任了陇西都尉一职。陇西就是今天甘肃省的临洮县,陇西都尉就是陇西郡的武官,其职责是协助边郡太守分掌一郡的武事。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继位后,30岁的李广被任命为骑郎将,在汉代,“骑郎将”与“车郎将”、“户郎将”合称三将,主要职责是统领皇帝的骑兵侍卫,官衔秩比一千石。

    公元前154年,32岁的李广任骁骑都尉,从太尉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

    公元前154年至公元前134年,20年间,李广先后担任上谷、上郡(先后两次担任)、边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郡的太守,驻守边境抗击匈奴。但除上谷和上郡外,司马迁并没有详细记载李广担任其他五郡太守的事迹。

    公元前134年,52岁的李广担任未央宫卫尉。未央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当时的长安城西南。卫尉就是未央宫的卫队长官,位列“九卿”,官衔秩比二千石。

    公元前133年,53岁的李广以卫尉身份,被任命为骁骑将军,作为护军将军韩安国的部将在马邑伏击匈奴,史称“马邑之谋”,因匈奴察觉后撤退,汉军又不敢追击,无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57岁的李广与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各率一路大军出雁门击匈奴,遇匈奴大军被俘,侥幸逃回,赎为庶人。

    公元前128年,58岁的李广接替刚刚去世的韩安国任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避之数年,并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公元前123年,63岁的李广接替病逝的石建,任郎中令。同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定襄击匈奴,无功。

    公元前121年,65岁的李广与博望侯张骞一起出右北平击匈奴。由于张骞部迟到,导致李广部被匈奴大军包围,损兵折将较多,虽然成功突围,但功过相抵,没有得到封赏。

    公元前119年,67岁的李广随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安排其绕远路“出东道”,因军中没有向导,途中迷路,贻误战机,自言无颜面对刀笔吏,遂自杀,终没有封侯,以极其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以上就是李广一生的大致轨迹,这与李广自杀前所言:“广六十余矣”基本吻合,如此看来,李广死时大概67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说李广1:李广年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x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