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灸的历史
用艾做灸,起源于何时,虽无从考究,但《孟子.离娄》早就说过:“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不仅用艾做灸已经成为常规,而且艾是越陈越好的这一性能也被众人所知。
最早的灸法专著出自汉代的曹翕,著《曹氏灸方》七卷。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倡针和灸并用,在唐代灸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专业的灸师。宋代的西方子对灸学研究更是炉火纯青,著有《明堂灸经》和《备急灸法》。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法,“艾灸用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清代的艾灸专著《神灸经论》与《灸法秘传》,对灸法的认识和应用又上一层楼。18世纪日本的艾灸专著《仲介》中有“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飞”,对灸法倍加推崇。至今,日本人视灸足三里为养生长寿之道。日本的针灸家泽田健也为灸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我国一代灸疗实践大师周楣声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一智慧疗法。
“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这一历史情况是由于多种原因才导致的。原始的灸法,痛苦较大,加上艾灸时多要宽衣解带等因素,艾灸的地位逐步江河日下。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价格日益升高,针药等医疗事故的频繁发生。又随着灸法和灸具的改良发展,有识之士和专业学者不断地呼吁提倡艾灸这一自然疗法,加上艾灸的卓著疗效,对不少病症超出针药之上。这一调动人体自身潜能防治疾病的方法又渐渐恢复了本具的生命活力。当然,实际地说,灸针药的作用各有所长,是互补的。
艾灸之精髓(一)二、灸疗的古今观点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离娄》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内经》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医学入门》
“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庄子》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医宗金鉴》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扁鹊心书》
“灸火,大有奇功,凡病皆因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唐。孙思邈
“气流通即是补,非必以参芪为补也,气流通即是泻,非必以硝黄为泻也”明。龚居中
“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宜。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明。龚居中
“人于无病时,常灸神阙、关元、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腰足不仁,行步力少,乃房室伤肾,以致骨萎,急灸关元五百壮”。“关元主诸虚百损”《扁鹊心书》“若要安,三里不能干”《医说》
“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医学入门》
“妇人产后,热不退,恐渐成劳瘵,急灸脐下三百壮。”《扁鹊心书》
“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入脏腑,通十二经。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不知艾故也。”宋。窦材
“形与神俱,心平寿自长”无名氏
艾灸之精髓(一)三、艾叶
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也。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暖子宫,通十二经,回垂绝之元阳。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以湖北蕲州产者为道地药材。艾叶是越陈越好,不会失效或过期。随身携带一套用具,则百病的治疗均在其中,何乐而不为呢?
艾叶用手揉之不碎,而成绒,就如人身上密密麻麻纵横交通的经络。其余叶子揉之皆碎,选择艾叶作为灸材是我们祖先的智慧。
古人用艾绒作为灸材,自最初试用筛选以至成为常规常法而载典籍,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沿用至今。这绝不只是由于艾的易燃和单纯的温热作用所决定的。同是温热作用,但因产热的物质不同,而人体的反应也有不同。艾热是温和舒适,刚柔相济。其余各种温热作用,不是干燥刚劲,就是涩滞无力。各种温热作用皆不能替代艾热,这是历史实践所证实的。
艾叶以农历五月初五采为佳,自古都有艾驱邪气的说法,流行病期间,燃与房间内,有很好的净化空气作用。吸入适量的艾绒香,对人体是有益的。经过实验,刚装修的新房,如在入住前燃上适量的艾绒,各种气体气味消除的时间会大大提前。
艾灸之精髓(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