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艺谋的作业》

《张艺谋的作业》

作者: alue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20:24 被阅读0次

    午休时躺在床上听广播《张艺谋的作业》, 讲述了张艺谋的职业生涯,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张艺谋初入职场时, 就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工具人". 虽然"工具人"这个词听上去是个贬义词, 但张艺谋认为, 在职场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 能够真正帮助他人, 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 所以他在工厂里利用业余时间练习摄影, 把精力财力都投入了文艺理论实践上面.

    二是敢于自我推荐. 大学恢复招生时, 厂里很多青年报名高考. 张艺谋想考北影, 不过北影明确要求考生年龄不得超过22岁. 当时张艺谋已经27岁, 远超入学限制. 但张艺谋认定自己的能力应该配得上最好的大学, 就直接跟文化部长写信, 表明了意愿,并附上了自己的摄影作品. 这一段我听了之后,十分震撼. 谁能想得到, 一个小镇青年敢于直接向部长毛遂自荐. 事情的结果就是, 部长直接让北影开了绿灯, 张艺谋得偿所愿.

    三是危机感. 大学时代, 靠开绿灯的小镇青年张艺谋自觉与班上同学相比, 文艺素养差距很大, 因此一直怀着查缺补漏的学习态度马不停蹄的追赶. 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 就用笔反复抄写; 学习影视作品时, 就他手里一直握着笔, 随时记录着运镜技巧.虽然这些方法后来看来都属于"笨"方法, 但这种态度可能比学习本身更有价值.

    "工具人" 是价值观, 让生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向部长毛遂自荐, 则是把自己"架了起来", 完成了"造势"; 带有危机感的持续投入, 则是面对"势差"的积极行动. 张艺谋充分动用了人内心的动力, 把自身的潜力都挖掘了出来, 从而改变了命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艺谋的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et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