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有位读者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怎样销售自己?
这个问题我在十年前就开始思考,因为当我们进入销售这个行业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个理论----“卖产品就是卖自己,只要客户认可了你这个人,自然就愿意跟你合作或者购买你的产品。”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我曾经试图在网上找答案,搜索出来的结果一般是这些:
要有自信,要注意自己的穿着,给客户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要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要仪态大方,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注意倾听。。等等。。
相信不少公司的销售入职培训,也基本是这些内容。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方法,似乎用处不大。
这主要是两个原因:
1.以上方法只是必要条件
我们学数学的时候有个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之说,可以很直观的反映这个问题。注意穿着,了解产品等特性,其实只是一个销售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并不是说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一定能达到成交的目的。
好比你要想成为赛车冠军,你首先得有辆比赛专用的车,并且有驾驶执照,但不是说你有这两样就一定能成为冠军。
2.现实状况已经发生变化,而理论并没有随之更新
多数销售培训的指导理论,其实都源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著作。然后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的普及和工业制造水平的飞速发展,让优质商品不再像以前那么稀缺。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试图用过去的理论解决现在的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那么,回到开头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销售自己?
首先改变注意力的分配模式,由关注产品改为关注自身。
前面已经说到了,在产品经济的时代,产品自身的特性是最主要的竞争力。大家都做剪刀,我的剪刀只要质量更好,更不容易损坏,更经久耐用,就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所以在产品为主的时代,销售的主要话术也是在描述产品的特性上下功夫。我们的剪刀采用了多么好的材料,制造过程中又使用了怎样的工艺,我们专注制造剪刀多少年等等。
而现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质量上的对比是不在明显。你的剪刀质量好,其他同行的质量也不差。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方法进行销售,自然会遇到瓶颈。
在个体发声的时代,大家更关注的是,卖剪刀(或者制造这把剪刀)的是个怎样的人?他和他的剪刀有怎样的故事?
既然想销售自己,就要先关注自己。
其次,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不要扮演一个“索取者”。
有位心理学家指出,人在内心深处对陌生人的分类其实只有两种:付出型和索取型。当认定对方是索取型的人,自然而然就会采取回避的行为方式。反之,则采取亲近的态度。
试想你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俊,西装笔挺的帅哥微笑着对你走来,一开口就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这里有款很不错的产品,欢迎了解一下。”你是什么反应?
大多数人都会说“谢谢,我不需要”或是“我再考虑一下”。
这就是因为,尽管对方衣着得体,面带笑容,说话无可挑剔,但是他在对方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索取者”。而一旦被判定为索取者,人们下意识都会采取抵抗和拒绝的措施。
所以说想要销售自己,让对方接受你这个人,就不要给对方留下一个“索取者”的印象,而是努力成为一个“付出者”。
这里的付出,指的是付出价值,而不是简单的付出物品或者劳动力。
举个例子,还是说卖剪刀。
在朋友圈发图片配上一行文字,“祖传制造剪刀的手艺,质量极好削铁如泥,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管用二十年,大家快来买”,这是在扮演索取者的角色。
如果发得太多还有可能被别人屏蔽。
那么“付出者”是怎么操作呢?
可以向你的潜在客户们普及一些挑选或者保养剪刀的知识,甚至是开发一些教别人剪纸的教程,总之是真正实用,能让对方获益的知识,这才是价值的付出,而有付出自然就会有回报。
当你的客户从你给他分享的内容上获得了价值,再想要卖把剪刀给他就非常容易了。并且这样的客户不但不会跟你讨价还价,还会把你的剪刀介绍给他认识的人。
总结一下,怎么销售自己?
先关注自己的特点、优势、兴趣、爱好,从中找卖点。
然后输出价值,那么要输出价值你首先得主动学习,自我增值。同样是卖剪刀,你的同事只是发朋友圈发传单,而你懂得去学剪纸,就已经付出了努力。你把你学会的剪纸画样教给客户,你就付出了价值。
而做为“付出者”相应的收获,一定远远大于“索取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