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参禅何须山水地

参禅何须山水地

作者: 不二的简单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19:46 被阅读0次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的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来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份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的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古德说:“热闹场中作道场”,宁静,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那里不可宁静呢!深山古寺,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禅者重视“当下”,何必明天呢?“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即此之谓也。

相关文章

  • 参禅何须山水地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

  • 《心经》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从哪里来,就从挂碍中来。古人云“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挂碍实际上就是你的我...

  • 一阴一阳谓之道!

    1、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参禅之初,...

  • 空山不空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悟禅之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清源唯信禅师...

  • 自悟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悟道何须菩提树,梧桐树下亦参禅。

  • 人生须向朴而归真

    宋代一禅宗大师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有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禅中彻悟,见山...

  • 无题

    静悟何须在仙山, 一席之地可参禅。 人不予我我不语, 地处无声物自生。

  • 心静•心境

    心境为何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

  • 看山是山,水是水——天姥山忆古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 “山”“水”皆在一念之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参禅何须山水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fk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