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旬,我第一次来到宁夏中卫,呆了三天两夜就离开了,期间去了一下老公的单位,又去了一次沙坡头景区,很短暂的一次感知,只记得风很大天气阴冷,但沙漠里阳光耀眼,温暖得很。
2018年3月初,春节过后,我拖着巨大的行李箱,从武汉上车,搭乘广州开往银川的快车,历时23个小时到达中卫,开始了新的异乡生活。
早晨7点半,下了火车出站后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这边天刚刚亮,有点冷,她说家里都天亮好久了。回望火车站,小小的楼和斑驳的墙面,都让我想起县级市的家乡小城。
到宾馆之后,阳光才逐渐强烈起来,但我拉上了窗帘,沉沉的睡了两三个小时。后来才知道错过的这几个小时的阳光,以后在中卫的每一天每一天都会同样热情的照耀我。
这里很少下雨,空气干燥,再加上开着暖气,湿过水的毛巾,隔了夜就又干又硬了,我接连三天,半夜醒来喝水,依然嘴唇都干裂。听说春夏交接的时节,还会有沙尘天气,还听说,盛夏的时候这边的天气不怎么热,街上的店铺很少开空调。
在中卫的第一顿饭,吃的臊子面,酸溜溜的。老公点的土豆丝木桶饭里,切得细细的土豆丝裹着红色的辣椒粉,辣度适中,但土豆丝的味道被红呼呼的辣椒粉埋没得找不到了。后来又吃过清真的牛肉炒饭,也是红色的,不过是番茄酱的颜色。还有炒宽粉,看起来有湖南米粉的三倍宽。川菜馆和五谷渔粉到是和之前在家吃的一样的味道。
不吃饭和不睡觉的时候,都在找工作和面试,过程中算是真切体会了小地方的安逸和迟钝,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也就是武汉十年前的标准吧,只能说赚钱是可以的,高薪的工作,没有。
还好这小小的城市,干净玲珑,五脏俱全,至少我爱的大学、图书馆、公园都有了:沐浴着阳光的宁夏大学校园,摆放着黑色皮椅的中卫图书馆,肃穆的高庙和地宫,还有公园假山旁,成群成群的白鸽都让人内心平静祥和。商场虽然不大,但是很集中,或者说很扎堆,商场里卖服装卖鞋子卖金饰卖化妆品的都平淡无奇,唯有美甲店和我之前见过的不太一样,这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格子间,而是在手扶电梯旁一字排开,一人一张桌子摆满工具,随时等待着熟客直奔柜台,或者任由陌生顾客随机坐下。
在地图上看了一下,不大的中卫城区有20多所学校,每到中午吃饭的点或者下午五点左右,满大街上都是穿着校服、戴着有“安全回家”字样的黄色小帽的小学生,那些骑着电动车或者自行车的就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不知道该说这边的文化氛围浓厚,还是这边的学生学习压力巨大,我所走过的每一条街道上,都散布着众多规模不大的培优班晚托班,门头的宣传海报上都是进步、提分之类的口号;周末的图书馆里都是学生在写作业;连高庙的许愿墙上都写满了,与“分数、成绩、升学”有关的句子。
宾馆的老板听说我在找工作,热心的拿来了当地的报纸,还给了我一些建议。去图书馆的路上有个四年级的小姑娘带我坐上了这里的免费公交车,还陪我聊了一路。公园里卖鸽食的大爷大妈,让我坐在他们的凳子上晒太阳,临走还对我说,姑娘,有空常来玩,穿暖和一点。老公听我说起这些遭遇,表示很惊奇,他说你以前不是很讨厌和陌生人打交道吗,可能是吧,我以前总是充满戒心,冷漠脸,拒人千里之外,可是到这里自己成了一个外地人,才感觉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弥足珍贵,而要获得这些,首先自己也要打开心扉接纳别人,我正在努力学习这一点。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在中卫上班了,不高尚也不高薪的普通前台,我尽量说服自己接受落差和差距,放低姿态但不放弃积极上进的心态,在中卫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在这里的每一次的外出所见所闻和与人的接触,都被我定义成了与中卫这个地名唯一对应的印象,没有褒贬,无关喜恶,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我在中卫的片段生活。毕竟在这里也就只待一年多,然后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五年后十年后这段经历,可能就只是一段特别的停留和意外,希望留下的记得的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中卫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