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表现——
“这个故事是《我是熊猫》”
“我不是熊猫,我是悦悦”
“好悦悦”
“不是好悦悦,是调皮悦悦”
悦最近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把爸爸搂住,“这是我的爸爸”;冲过来抱住妈妈,“我的妈妈”;她的东西不能碰,一碰就着急地跑过来,皱着眉头,东西拿过去,双手抱着:“悦悦的!”“这是我的发卡,妈妈戴自己的!”
“今天还没有抱我吧?”——悦每日提问。
悦把裤子尿湿了,爸爸打她屁股,她哇一声就哭了。爸爸去洗裤子了,只听客厅里传来她的歌声和自言自语。听着那甜甜的开心的声音,我都能想象到她自我陶醉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即时快乐,瞬间忘掉不愉快,真好啊!
找到一家店,衣服全给搭配好,有设计又耐穿款,颜色清新温柔,性价比高,还有运费险,全齐了,合我心意,开心呀!
意外搭出一身让自己开心舒服的衣服。
买到性价比很高又喜欢的风衣外套。
接了两个新工作,发现自己还可以。崔璀说,这样的正向反馈促进“改变”的发生,期待,开心。
悦对爸爸的感情升温,爸爸出门上班,她会大哭表达不舍,或对爸爸的“再见”噘嘴沉默以示委屈;正和妈妈玩,突然说“给爸爸打电话吧”——真好。我也要克制干涉、说教队友,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玩耍吧。
悦看到她爸拿她钓鱼杆,跑过去拿过来:“不要玩我的!” 她爸假装生气:“那以后你别喊我玩钓鱼”
悦赶紧甜甜地喊“爸爸”,再补一句“喜欢爸爸”——小样儿,你可真机灵。
朋友带小孩来家里玩,我发现自己对悦的吼叫增加,我更期望她是一个“表现好”的模范小孩,认真吃饭,懂分享不争抢,我说什么她就遵守。——这让我看见了自己的“好面子”,提醒我注意一个问题:有外人,和没有外人的时候,我是否能用一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孩子?
家里有一些地方需要售后,来了几拨售后人员,服务态度和做事方式各有不同,有的自带鞋套,说话和气有礼,有的做完事后细心地把工作区收拾干净,有的则留一下一摊小杂物,待你再打扫一遍卫生,有的和你聊家常,有的明显带着不情愿完成工作赶紧撤,带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哪怕是同样的工作,有人乐呵呵的,有人只是“做完”,是否能愉悦地工作以及带给别人愉悦的体验,总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跟pp聊天,我发现自己有一个不好的倾向:评论别人。这可不好,要警惕。
意外梳理出一篇文章。因为激励重新拾起写东西的动力和期望。《核心竞争力》里提到的互助、连接都得到了印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