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觉得婆婆没有特殊的安排,也没有过节的示意,老公在女儿我们仨逛完街后又提到回我家,我就心安理得的觉得今天我可以回娘家过节了。
我们家每年中秋节,一大家人总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爷爷奶奶奶奶,叔叔婶婶,由于我今天回去了,也把姑姑一家叫去了。
由于堂妹今天直到七点才到家,四叔需要去接她,晚饭是在我家吃的,弟弟从饭店打包了几个硬菜,我陪我妈又在家炒了五六个素菜,一家十六七口人,热热闹闹的围坐了一桌,妈妈和姑姑没有坐下,坐在了外围。
一晚上我忙着做菜,过的很充实,吃的很认真。一家人好久不见,也挺热闹。但是我的内心不自觉的闪过一丝丝冷清。
越热闹越空虚。曾经在那个大家庭的我,每逢过节虽然家里很热闹,但是在结束时我内心异常空虚、冷清。这种记忆如此深刻,结婚后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就不再有那种冷清的感受了。
现在分析、追究,我的空虚和冷清是我们家的无力感。爸爸的无力、妈妈的委屈,我的惊慌失措,每每过节,我总觉得自己的心是不能融入大家庭的,虽然表面上很高兴、很愿意凑热闹,却总是在结束时更加冷静。
感觉的记忆是最难忘的,所以今天我的内心会再次体会到曾经的冷清。
公公婆婆是非常勤劳的人,正是他们的勤劳,很能直面困难,夫妻齐心合力,他们让我很安心,来到这个家庭后每次过节时我从未有过冷清的感受,他们会高兴的一起准备过节的饭菜,等着一家人一起坐齐了开饭。对,就是一家人一起开饭。我的原生家庭,妈妈总是等我们吃过后再吃,或者爸爸忙他的事,他自己吃自己的,那时我作为孩子,妈妈总是安置我们先吃,她最后忙完根据情况吃或者不吃,高兴了吃,累了就歇歇啥时候想吃再吃。
原来一家人一起吃饭,就是父母给孩子凝聚的家庭的力量,是孩子内心的底气。
感谢我遇到公公婆婆,教会了我家人吃饭的规矩。以后,我也会提醒我的妈妈善待自己,不要再想着他人而委屈了自己,同时也降低了家庭的凝聚力、带给孩子无力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