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上数学重难点

一上数学重难点

作者: 晓歌jt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23:00 被阅读0次
一上数学重难点 一上数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 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位置 

1、通过绘本故事(盘古开天地),领会方位与生活的关联;浪漫感知方位名词。

2、  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3、  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4、   

(1) 利用音乐律动及生活情景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 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左右手)

(3) 在游戏中,体会位置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左右的必要性。

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重点: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写绘创作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数字彩泥领会每一个数字的“内在生命气息”;

2.通过故事、操作活动、游戏、写绘等途径,体会数字本身以及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神秘感”,特别是用“分解”(从整体到部分)而不是用“合成”(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学习加法;

3.初步感受数字与十以内加减法在算术运算系统中基础性地位。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棋子分堆游戏)

五、加法

1) 理解加法的含义、算理,两个集合的合并。

(2) 认识“+”,并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3) 理解算理基础上多种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跳格子建立数感)

(4) 创编情境故事进一步理解算理

重难点:

加法算理的理解,两个(或多个)集合的合并为一个集合,跳格子数感培养(引导、鼓励多种方法),给出算式创编故事。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两个集合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跳数轴,烟花图;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 理解减法的含义、算理,一个集合拆分成两个集合(或多个)或者是比较一个集合的物体个数比另一个集合的物体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

(2) 认识“-”,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3) 理解算理基础上多种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跳格子建立数感,同时感知减法与加法的互逆关系)

(4) 创编情境故事进一步理解算理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从一个集合中拿走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跳数轴、烟花图;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重难点:

减法算理的理解,一个集合拆分成两个(或多个)集合,或者是比较一个集合的物体个数比另一个集合的物体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跳格子数感培养(引导、鼓励多种方法)渗透加减互逆关系。给出算式创编故事。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积木分类、观察,能够认出常见的立体图形;

2.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能够用彩泥做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

3.能够通过“盲摸”准确找到各种立体图形,进一步感知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

4.能够运用常见立体图形搭建一些复合的立体模型,进一步感受各立体图形的特性(如:球要搭的稳就放最上面)。

5.初步建立空间感。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重难点:普通的长方体和特殊的长方体区别。

一上数学重难点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如图:

一上数学重难点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如图:

一上数学重难点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重点:①用几个完全相同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立体图形?不要漏数被挡的图形。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棋子分堆游戏  内化数的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②跳数轴。

③烟花图。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看图列算式。

“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注意画思维线,分步呈现。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画思维线,逐步呈现。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借助计数器理解。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一上数学重难点

相关文章

  • 一上数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

  • 如何确定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进行的工作,而能否正确的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高效率小学数学教学的前...

  • JS重难点梳理

    重读JS高程,系统梳理下JS重难点JS重难点梳理之事件

  • 如何利用洋葱数学视频片段突破数学重难点

    突破教学难点之一:变静态为动态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母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兴趣?...

  • 易道小记

    课程名称:手脑拼音 课程重难点:ü的拼写规则运用 课程名称:思维数学 本节课内容:1、空间思维 ...

  • 如何利用洋葱数学视频解决重难点

    教学内容:周长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使用简便公式计算长方形周长 在今晚的洋葱教学视频中,学习了如何利用洋葱视频...

  • 易道小记

    课程名称:手脑拼音 课程重难点:ü的拼写规则运用 课程名称:思维数学 本节课内容:10以内的加法,...

  • 常州数学一对一,优尼科助孩子超越学霸

    数学贯穿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学好数学要做到五点:1、以本为本,掌握基础知识;2、做好知识点、重难点梳理;3、做好每...

  • 初中数学怎么能学好

    初中数学到底怎么才能学好?这是很多同学都纠结的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老师写的初中数学重难点以及各年级学习数...

  • 初中数学怎么能学好

    初中数学到底怎么才能学好?这是很多同学都纠结的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老师写的初中数学重难点以及各年级学习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上数学重难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ki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