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没有认真写文章,开始的时候,经常有简友跟我开玩笑说:“楚云老师,你再不写故事,名字就应该改成楚云说贝价了。”
还有一次,有人问我是不是以前叫荆州楚云?我说是,他说他看过我以前写的故事,写的很有意思,可读性非常强,为什么现在不写了?
我无言以对,只能以忙为借口。
慢慢的,问这个话题的人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这样的话题:“楚云,今天贝价是多少?”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在简书的初衷发生了质的变化?
回想去年初入简书,我没有一个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引路,更不懂钻贝为何物,我就是单纯的用最简单的文字,写最真实的故事。
但当我看到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每天都在上升,觉得那代表的是读者对我的认可,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买贝,短短几天时间,我的某单篇文章就有了过千的阅读量,我确实感到很开心。
一个多月后,我第一次申请简书创作者就通过了,到118天的时候,我得到了优秀创作者的徽章,不得不说,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我本来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可是在去年九月份,一次不经意的关小黑屋,改变了我的初衷。
我不是说我对关小黑屋有怨言,实际上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我关小黑屋的原因,后来从仁掌门给其他网友的回复中,我捕捉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大概是高权重玩家给我点赞,无意间将我不满800字的文章点上榜了。
现在想起来,那次处罚对我收获其实还是挺大的,至少我知道了简书有一些雷区确实是不应该碰的,而且正是那是关小黑屋的经历,让我接触了贝市场,开始了我的玩贝生涯。
我用一个“玩”字,是指实际上我也没有多大的把握,毕竟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我觉得用“玩”比用“炒”更贴切。
我曾经说我玩什么都能够赚点零花钱,除了炒股亏得一塌糊涂,其他的都比较顺当。
进入贝市场也是一样,虽然去年贝市场关闭,让我损失了一点小钱,但自从贝壳小岛重新开门开始,我玩贝就玩的有声有色。
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高招,反正因为自己对简书长期看好,看到跌了,我就买一些贝放在我女儿的号上,或者放在我爱人的号子上,涨多了就卖,没涨就将贝转钻增持到我女儿的号上,因为涨的时候居多,所以女儿的号增持很缓慢,到10万币差不多用了三个月。
女儿的号到10万币后,我每天的收益也增加了一百多币,加上我爱人的号,从去年一月到简书,然后九月份买贝升级合伙人,到现在总共赚了25万多贝,当然这没有算朋友和老师们的打赏(去年写故事的时候,经常有大咖打赏,一般是几个贝到几十个贝,也有100多贝到500贝的,不过这种情况不多)。
我买贝的平均价应该是0.061元左右,到现在的0.093,上涨了超50%,这样的回报也算是很惊人了。
在贝市场这一块儿,因为去年九月份我注册了贝市场金牌号,在额度之内,不需要手续费,所以没事儿就挂点小单,低买高卖,这样一段日子下来, 我发现收益比写文高多了,慢慢的就没有心思写文章了。
当然不写故事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我写的故事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虽然比较受大家欢迎,但咱们仁大掌门总是说我写的故事涉及敏感内容,从《情劫》、《妥协》、到《发人深省的故事》等等,甚至有篇文章,哪怕伯乐提上去了,咱们的仁大掌门也没有点赞,给的理由就是涉及敏感内容不予推荐。
我又是个特别较真的人,不喜欢为了写文而写文,我只想写我想写的故事。也或者说我想象力不够丰富,无法写出那些天马行空,不仅能让仁大掌门喜欢,又让读者接受的故事,所以慢慢就有点意兴阑珊了。
人就是这样,一旦懈怠了,就越来越懒,那些我写了一半的故事,也会在深夜的梦里向我呐喊,控诉着我让他们胎死腹中,没给他们来世间走一遭的机会,我也曾愧疚,也曾想重新开始写,但笔头一旦放下,就真的很难捡起来。
就这样,我越走越偏了,也越来越迷茫,昨晚,晓默叫我老师,我让她别叫我老师,这一声声老师叫的我羞愧难当。
晓默说:“我看了许多您以前发的文,确实写的好!”
我越发的羞愧,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还有多少人记得?楚云说故事曾经是一个会写故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