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工作,说是销售型公司,但是自己做的基本是市场支持的工作,因为做销售的的确确是要有人脉才行的,没有人脉,是很难做得好销售这一行的,所以自己做的最多的就是销售支持,比如市场的研究,说是研究,其实也是浮皮潦草的从网上东找找西找找的东拼西凑的东西罢了,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或者团队的调研,调研的话也是很小很窄的一个数据面,谈不上可以作为行业数据,充其量也就是公司参考的一个数据罢了。
很多的时候就是做标书或者方案,其实这种金融行业的方案,对比其他行业,比如建筑设计或者理工科类的方案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所以我们作为内勤的岗位来说,工资是不高的,因为可替代性太强了,公司最重要的资源还是业务员和后线管价格的岗位,我们的岗位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没有了再招人就是了,上手快,工资更有性价比。
所以,我身边送走的老同事很多,迎来的新同事也很多,当然了,因为没有太大的技术可言,工资也不会有任何的竞争力可言了,比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多一些,但是也多不了太多了,比互联网行业或者风投的行业来说是非常低了。所以想买房实在是太难了,自己东挪西挪买了二手房,老破小的二手房,贷款也要一百多万,所以现在自己一直是负债累累,即便是换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工资也是没有翻倍的增长,只是比之前好一些,勉强够自己在现有的情况下稍微过得体面一点点,但是负债仍然是太多,一百多万,让自己也不敢轻言辞职,辞职了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自己的这个十五年,这个十二年,其实相比同龄人来说是挺悲催的,不仅没做到清除负债,而且十分难受的点是自己已经三十五岁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三十五岁绝对是一个坎,公司的招聘甚至是公务员的招聘考试都要卡三十五岁这个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一旦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没有很好的积累或者发展,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或者冲劲,也将就陷入一种平庸的状态了,这也无法避免。
自己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下一个十年,打造自己的IP或者是在工作之余打造自己的爱好,将爱好发展成更多的谋生选择,像马伯庸老师学习,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如果工作不是很卷,也利用好工作的时间,不断的追赶自己优秀的同龄人,向优秀的同龄人学习,追赶他们的脚步,不断的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在3-5年内也就是43岁左右的时间里,清除现有的负债,同时,铺开自己的IP,比如写作,比如自己要做的app(古对联诗词翻译的APP),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浑浑噩噩的不思进取不知前途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