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这句话,感觉很温暖:
亲爱的小孩,即使你的需要是正常、应得的,它也可以“被满足”和“不被满足”,因为满足的时候你可以开心的笑,不被满足的时候你可以难过和悲伤的哭。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随着外在节奏的加快,我们留给内在的路好像越来越窄,越来越逼仄,好像唯有不停向前奔跑才安全,才会缓解一下被淘汰的危机感。
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细细体会我们的感受,是开心、喜悦还是难过悲伤。开心喜悦时,也没空停下来静静享受这喜悦的滋味;难过悲伤时,也来不及停下来观照一下受伤的心,就又匆匆带伤上路了。
我们似乎忘记了慢下来,陪自己呆一会,与自己好好相处,观照一下我的内在,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应付眼花缭乱的外在。
我们可以是那个“亲爱的小孩”,对我们想要的,我们认为应得的,可以有“被满足”和“不被满足”两种可能,我们是否允许这两种可能性的出现?我们是否从容地接纳这两种可能性?
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是否心怀感恩、开怀大笑,让自己享受这种幸福与喜悦?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是否允许自己有情绪的产生,是否让情绪自然的流淌,给它一个出口让自己难过和哭泣?
顺着整个事态的能量流向来,顺其自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顺着自己的情绪能量来,开心时就怒放,难过时就枯萎,化作春泥更护花。
同样,对孩子,我们也总怀着一颗急切的心,只想要他长得快长得好,只想要他优秀和进步,见不得他调皮捣蛋、犯错,只想他比别人好,见不得他比别人差……
于是,孩子自然而然承袭了我们的急切与焦虑,或者迫于我们的急切,变得畏首畏尾,只展现我们想要的样子,隐藏起最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自己的能量渐渐被淡漠,没有了自我,或者久而久之被压抑的能量达到极限,一朝爆发不可收拾。
如果我们可以慢下来,告诉他:
亲爱的小孩,即使你的需要是正常、应得的,它也可以“被满足”和“不被满足”,因为满足的时候你可以开心的笑,不被满足的时候你可以难过和悲伤的哭。
让他知道,世事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条路,我们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也不是只能走那条最直最顺的路,布满荆棘的那条路也有别样的风景,同时,我可以开怀笑,也可以放肆哭,哭和笑同样具有意义,尊重自己情绪能量的流动。
生活本就是多相的,多维的,多彩的,立体的,丰富的,所以留给生活的路,也要是宽敞的,立体的,四通八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