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过一个TED演讲。演讲者是台湾艺人賴佩霞。演讲名字叫《找一条回家的路》。让我很感动。
她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爸爸妈妈,也许不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那么可爱,但是我们都要回家。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没有你渴望的那么可爱,回家的路可能比较难走,但是你还是要回家,这条路,没有谁能够帮助你走。”
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相爱又对抗着。于是,一生都在寻找着,一条回家的路。只有找到了这一条回家的路,你的人生才得以圆满。很多东西才能释怀。
我想,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小时候的我,家庭条件算是当地还不错的。我的奶奶告诉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就已经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万元户。在我的同学们,有的还在家里捡柴喂猪的时候,我们家已经有了彩电,冰箱。我的父亲,当时在食品公司工作。在那个供不应求的年代,这是一个很吃香的岗位。我家里总有很多,别人家没有的,稀罕的零食和饮料。家里的冰箱一打开,就是满满的一冰箱门的罐装饮料。我的爷爷是当时一个镇办企业的厂长,我的外公,是我们那边中学的校长。也算是红色后代,书香门第,自然是过的风生水起的。
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了神州大地,我们那个百年小镇也开始了变革的步伐,国有企业改制,爷爷转到了一个闲职。父亲的副食品公司年年亏损,最后买断工龄,被迫下岗了。家里靠母亲在工厂的仓库上班维持生计。看着很多人做生意赚了钱,父亲也跃跃欲试,无奈父亲为人老实,又吃不得苦,做生意总是亏钱。家境也就渐渐中落了。父亲郁郁不得志,从爱好喝酒渐渐变得喝酒之后总是爱发脾气。而母亲是又好强,又要面子的。难免会在家里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什么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什么看看别人家的男人之类,更加刺激了父亲那个敏感的心。于是和母亲总是吵闹打架。而我总是在一旁哭着喊,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架。以至于好多年之后,我还把这句话,刻在我的书桌上。后来,母亲细心的发现了。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母亲感受到我是多么盼望有一个和睦的家,他们的争吵对孩子来说伤害多么大。
而我,则私下和我的朋友说我的理想是,等我毕业考上大学,我要走的远远的,离开这个地方,再也不要回来。
然而,等我上了大学,真正的离开了家,去了省城,才发现,每年的寒暑假,我是那么盼望着回家。虽然每次回家,第一个星期,都是母亲对我各种的好,问我要吃什么?再过了一个星期蜜月期之后,母亲就又发现了我的种种缺点,于是就开始数落我的种种不是。而在相当长的假期里面,我又看到了父母亲的一些不和睦。又或者听母亲讲述我不在家的日子,他们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争吵和不愉快。再然后,临近开学时,母亲又开始舍不得我,给我张罗,各种可以带走的吃的用的。
等到大学毕业。母亲请人帮忙给我在省城的一个事业单位找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我并不满意,特别看不上这一眼望到头的未来。当时的我,正好谈恋爱,为了和男朋友在一起,跟着跑到千里之外的南方。憧憬着闯荡自己的一片天地。
年轻总是无知无畏,一心投入到工作和爱情里。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完全独立了,可以不再依靠家里的人,也可以不用再受,他们的管束。那时我才觉得自己真正的独立起来,需要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任。
在工作中也时常受到一些委屈和挫折。也曾经手头拮据,去超市专门买特价菜。那个时候,我才开始体会到生活真正的不容易,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等到后来,结婚,生子,也曾经走过一段和公婆相处的很糟糕的日子,也遇到和老公很难沟通的时候,也曾暗暗后悔,为什么我要到这里来,为什么不留在母亲给我安排好的安乐窝里。
就像武林外传里面,湘玉的经典台词“额错了,额真滴错了,额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来,如果饿不嫁过来,额滴夫君也不会死,如果额滴夫君不死,额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滴地方,如果额不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滴地方,额也就不用受你们的气了……”
当然,人生总有很多的可能,但是一旦选择了之后,就只有这一种可能。而你要沿着这条自己选择的道路一直往前走,不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所有的一切,你都要承担。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