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头条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写了过年回家和父母相处的感慨。
作者今年过年回家,和父母说今年过年想安静的写点文章,不想到处走。结果在某天,他诧异的看到父亲在他门口徘徊了很久。他问的时候,父亲才小心翼翼的说,他们老两口想去谁家拜年,想问他愿不愿意去,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作者感慨自己原先高大威猛的父亲现在和自己说话这么谨慎。于是想了很多,想到很多年轻人在外工作后都对自己的老父老母不屑一顾,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是错的。
文章里举了几个例子,基本都是在谈父母小时候对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但是长大了的子女对父母不理解。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就后悔来不及了。
现在都有一个习惯,看文章之后看平路。果然,在评论里看到不同的见解。
对于这篇文章,我也想了很多,总结如下。
1.作者作为一个年轻人,可以观察到父亲对自己的变化,并且进而反思年轻人应该对老人更孝顺,说明这个作者是个不错的孩子,开始真正成长为成年人了。因为只有成年人才懂得照顾他人感受。
2.作者还是只赚到了读者的眼球和眼泪,而没有分析到更深层次。就是为什么父母老了之后,会对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心翼翼的迁就?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抱怨、不理解?
3.作者的例子里面,基本都是农村或者小城市的年轻人到了大城市之后,对自己原来生活的老家和老人不满了。这又是什么原因?
针对以上三点,我认真想了想,记录一下。
1.年轻人总要成长,在度过了青春期之后,他们学会了反思。这时,他们看得到父母和自己双方的变化。看到了老家的老旧,父母容颜老去。我记得当我在初中的时候,去一个同学家,他家那时候刚搬了新家,他的父母活力四射,家具都是崭新的。当多年之后,我大学了,再去他们家玩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家具的破旧和他妈妈脸上不再红润。虽然那时候看到了,有了感慨,所以记到现在,但其中的意义以前一直也没有想过。
所以,这时候的反思只是在反思自己长大了,父母变老了,应该对父母好一点。
2.父母老了,没有了之前的威严,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了,很多东西自己也不明白,孩子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躲在自己翅膀下了。他们认为孩子可以不需要自己了,他们只能低声下气的去求着孩子,让孩子不要抛弃自己。
年轻人长大了,不再需要事事都听父母的话了,有了自己的收入了不需要再求着父母给钱了。觉得自己见识比父母多了,父母都是老眼光了,不允许父母对自己指指点点了。如果父母还敢指点自己,好点的就上网抱怨找朋友抱怨,严重点的就离家出走。
3.现代社会,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很大差距,当年轻人习惯了大城市的各种现代化生活方式,就无法再习惯原先自己小时候不觉得有问题的生活了。
我们这代人家庭教育有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成长在传统文化教育下,我们的父母是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但是,我们的孩子现在的生活环境是现代文化,我们如果还是用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就会出现矛盾。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要明确知道的一点是,社会大环境我们父母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父母自己。
传统文化下,每一家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指指点点中长大的,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孩子从小被家庭和社会洗脑,不会觉得被父母严格教育有错。
现代生活中,孩子从小都是网络文化中长大的,未来也不可能脱离网络生存。孩子从其他孩子那里,从网络中得知自己可以自由长大,如果父母还是用传统家教。孩子一旦到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怎么可能再接受父母那一套?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孩子迟早会脱离父母的掌控去接触这个世界,如果父母一直不让孩子接触网络,一旦孩子自己开始接触这个精彩的自由的世界,而父母又不在身边,无法正确指导,孩子真的要飞了。
所以,我不赞成很多人说的,为了孩子,不看电视,不用网络,严格管理孩子玩耍时间。所谓孩子有了自我管理能力之后再放开,其实没有这种理想状态。他只是脱离你的视线,你看不到他了而已。
现在我们都生存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也要变为一个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
从小孩子就享受到被尊重、自由,我们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当孩子长大,他们也会尊重我们,而不会等他们成年后第二次成长了才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义。
我们父母自己做好自己,当孩子长大,我们还是有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孩子那么小心翼翼的去巴结了,因为我们老了也是独立的。不仅物质上可以独立,精神上也是独立的。
今早看到芒果、荔枝都开花了,春天来了。20210220-2
荔枝花 芒果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