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个视频,有个母亲非常骄傲地说,她老公惹她生气了,她就冷战,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带着孩子回娘家,老公不接不回家。她在说这段话时,就像一位骄傲的女王一样,目空一切的优越感。
我忍不住评论道:冷战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离婚吧!
古话讲“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只要能凑合过着,谁也不能离婚。所以有些人的婚姻只不过是拥有一张合法的“结婚证”而已,一地鸡毛没有幸福可言。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他们是媒妁之言,未经选择配合一起。爷爷是识文断字的书生,奶奶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两个人在事情的理解和认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三句话说不到头,一定是不欢而散。但好在两个人不记仇,转个身的功夫就冰释前嫌了。他们的婚姻吵吵闹闹却也不失温暖,在奶奶下葬那天,爷爷冲到了奶奶的棺椁前,老泪纵横,看了奶奶最后一眼。50年的婚姻里他们未必有爱,但是责任和牵挂肯定是有的。
再说一下我的父母,也是媒人介绍的,双方见了面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才结婚的,按理说是双向奔赴的,可是两个人的矛盾却好像比爷爷奶奶还多。小时候他们经常吵架,说一些我不能理解的话,有的是和奶奶有关,有的是和爸爸的同事有关,总之十天半个月的冷战是家常便饭。
一个屋子睡觉,一张桌子吃饭,妈妈和我说话,爸爸也和我说话,只是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目光碰上了触了电一样慌忙离开,遇到不得不说的话,也是对着空气交流的,另一个人不搭话却也心领神会。年幼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了,不会劝说,只是心里难过,只想哭。
等到年纪渐长,我终于能形容那种感受:父母的冷战期,只要一回家,我的头顶就像下了一场连绵不绝的雨,连呼吸都带着潮湿的感觉。
他们的冷战结束,短则十天,长则一个月,我的头顶才放晴了。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只要听到他们提高音量,大声说话,我的心“咯噔”一下,耳朵里“嗡”地轰鸣着,想把自己立刻包裹起来,远离这个让人窒息的家。他们一直没有离婚,“为了我好”是他俩锁定的理由。年岁大了,这样的局面慢慢少了,两个人终于肯为了对方而改变一些,不再像“斗鸡”一样争个高下。但是,那些年对我的伤害永远也抹不掉。
成年了,遇到了我的老公,一个情绪稳定的男人,虽然原生家庭也存在缺陷,但是我们都想一起改变,为了我们自己的家,自己的后代。于是,婚前我们拟定了一个婚前协议:可以吵架,不能冷战,冷战必须离婚。幸运的是,我们两个人相处13年了,从来没有吵过架,有事好商量,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的女儿比我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