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樊登读书《陈志武金融通识课》,这是一本就是希望能够让大量的老百姓了解金融学。
其中有段话,让我深受启发,对于孩子陈老师如此说:
“按照下面这个方式去规划你们未来一辈子:
三十岁以前,主要是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就是你不要在乎你三十岁以前的工资是多少,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工资,能够生活就行。
但是重点是通过读书,尤其是通识教育,了解很多的领域,去试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工作。
一个目的是发现你自己,再一个是深度了解哪一个领域你最有激情,你最想去发展而且最有想法去发展。
年轻的时候借钱花的人,他可以更早地培养自己的财务纪律,而且培养他自食其力的意识,这些人最后会更有出息。
三十岁到五十岁期间,重点是把你三十岁以前积累的人力资本、你的能力变现,变成金融资本。
五十岁以后主要靠金融资本的投资回报,就像巴菲特说的,那个时候要做到睡觉的时候也能够赚钱。每天看看财务报表,就看看你又收入了多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安排。
三十岁以前借钱花,等于是让年轻人把他五十岁以后、甚至四十岁以后更高收入时期的一些收入,转移到他最没有钱的三十岁以前去花,去多做一些投资。”
反思自己,年轻时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回想走过的人生一直在找自己,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边陪伴边疗愈自我。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更要长期看,要多向知识面、视野、交往、科普等其他方面都要发展。 王人平说过,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三生”:学会生存,自食其力;懂得生活,自得其乐;探寻生命意义,自我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