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三•内省之另一条路

二十三•内省之另一条路

作者: 桐花半落 | 来源:发表于2022-04-16 22:47 被阅读0次

检视之前提到的原则,可能会发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经常犯的大错误: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卡尔•荣格常说,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问题。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也有类似的观点——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扮演拯救者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事实上,拯救者本身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这样,所以你会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受害者,他们如果得不到帮助(包括经常聆听我们祈祷的“神”),就没办法突破自身所受的限制。这等于否认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性——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事物。其次,拯救者只不过是受害者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创造拯救者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痛苦、感觉自己很重要,以及得到“正面”的感觉。拯救者的存在,恰好能与迫害者及受害者的负面特性产生互补的作用。所以拯救者是为了应付问题才产生的,因此他永远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他会四处寻求答案,但他能仰赖的只有旧的“知识”,所以他依赖的是过去,而不是当下的决断。

除了问自己之外,我们必须另外打开一个知识来源,才能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面对所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都一样。问题不能够解决,是因为我们在非常有限的知识来源中寻找答案,却不懂得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直觉来突破问题的框架。只依赖旧有的知识,人们永远没办法成长——唯有吸收新知识才能成长。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每次妥善地解决问题之后,你都能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生活也变得更丰富了。也许你变得更自信、更聪明,学会相信生命,或是发现了自己的一项天赋。如果你没有得到(或不懂得珍惜)一份礼物或宝贵的经验,往往是因为这个问题让你失去的事物,是你不肯放弃的(这种现象最常见于失去了至亲的人身上)。

在解决问题、得到礼物或经验之后,我们能了解到,生活中出现危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灵魂要发放礼物或经验。每当灵魂向它的目标迈进一步,危机就会发生。至于灵魂的这一步所造成的痛苦会有多深,完全视我们愿不愿意降服而定。如果问题会让我们失去些什么,而我们却不愿意放弃,那么就会与问题对抗;而与问题对抗,就会耽搁得到灵魂赠礼的时间。如果事情这样发展,那么我们就只得受苦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问自己的灵魂,是不是有什么礼物或经验要给自己。很快就能得到答案,并且决定接受这份礼物,就能大幅度缩减解决问题、得到礼物所需的时间。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忧虑、紧张、恐惧、慌张或是完全的恐怖来面对。恐惧的反应带来的则是挣扎、疑惑、拖延,以及抗拒问题。这样一来,就会耽搁许多时间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如果心中能将精神集中在即将得到的礼物上,就能产生希望和信任,它们会安抚我们的恐恐惧,让我们用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受迫害者或拯救者的影响。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如果你觉得伴侣在迫害你,不管是用攻击、批评、责怪、嘲讽或其他的方式,那么请仔细地聆听伴侣对你说的话:有什么事你心里的批评家没有说过的吗?如果伴侣是拯救者,那么他/她给你的忠告,有什么不适这么多年以来你没有告诉过自己而又拒绝了的吗?而如果伴侣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你不觉得对方和你自己——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早已被遗忘的小时候的你很像吗?是不是你无法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在很久以前被你埋葬,现在却反映在伴侣的身上呢?

在所有挑战中,“受害者监牢”的三个层面都会存在。人们会扮演你在戏剧三角形中的角色,这反映由你的心智嗦创造的陷阱。有时候你会扮演迫害者,用理直气壮的愤怒来攻击伴侣。有时候你会分饰拯救者和迫害者两角,试着用“野蛮的爱”把你的受害者伴侣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或者你也可能扮演拯救者,尽一切力量去鼓舞你的受害者伴侣。有时候你会变成受害者,向你的拯救者伴侣求救,但伴侣突然失去了耐心,转换成迫害者角色。还有些时候,你扮演的受害者,一面求救,一面又拒绝接受帮助。

如果检视一下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表达自己的方式,你就会发现,三者之间可能发生的互动情形,有数不尽的排列组合。但如果你能了解,监牢中的这三个角色都是你内心所创造出来的,那么你就能不再扮演受害者。这样你就能明白,你自己就是问题的原因——是你的灵魂往前迈进了一步,所以让现状起了大变动。然后你就可以选择,是要和灵魂合作,还是要继续玩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游戏,而让问题继续存在。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只有当你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的时候,你才能得到选择的力量。不同的时刻,选择也会不同。然而,一旦确定了意向,决定要完全为自己生活中的事负责,就能得到平静和清明的心智,做出对每个人都好的选择。对问题百分之百地负责能让你得到力量,跳脱三角监牢,跨入自由的天地。责任态度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所以应该来收拾残局的是他们。

2.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所以他们是坏人,我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3.这个烂摊子是别人的责任,现在,虽然受害的是我,我却必须收拾残局。

4.这个烂摊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实在没办法控制我自己。

5.这个烂摊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可以超脱这种情形。

6.这真是个烂摊子。我该怎么处理呢?

7.烂摊子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耸耸肩)。你要学会怎么处理。

8.这个烂摊子不是任何人的错,我有能力处理它,并在过程中让自己成长。

9.这个烂摊子是我引来的。现在我可以做出对自己较好的选择。

10.我创造了这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是我的一部分。我得到平静了,真的!

在我们因了解而成长后,“责任”这个词的含义也从罪恶和羞耻变成回应和自由。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从已知中解脱》是一本记录了克里希那穆提讲到内容的好书。书中指出,我们已知的事物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平静,或让我们了解自己是谁。只有在我们把错误认为是“知识”的答案都抛开时,我们才能得到无限伸展的自由。要得到真正的知识,必须提出问题、超脱已知事物。“你怎么知道,你现有的信息和知识,是不是真的?”一旦离开了“受害者监牢”,你就能自由地体验纯真的生活,不受信念的限制。你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你必须了解真理,真理会让你自由。”

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探询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问题。如:“这件事的事实是什么?”“有什么礼物或经验,是我的灵魂想借着这件事赐给我的?”“我该怎样平静地接受痛苦?”“有没有什么能解决冲突的、不争的事实是我可以想伴侣表达的?”“我真正想从这个状况中得到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去爱我的伴侣?”“我现在所能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感觉是什么?”“我现在该采取什么行动?”“我是不是该宽恕什么人?”“我该从这个状况中了解到什么?”

以上是这类问题的几个例子。如果能用天真无邪的心来问这些问题,你就能从已知中解脱,进入直觉——灵魂思想的领域。一旦进入了这个领域,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并体验到真正的爱。

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什么”或“如何”为关键词,也可以用“谁”“何时”或“何地”来构成问句。有一个在使用上必须特别小心谨慎的词时“为什么”。这种事受害者在抱怨或表达无力感时最爱用的词,而且一个“为什么”常会引来更多的“为什么”。如果用纯真的心来表达,这个字和其他的疑问句是有相同效果的。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这项原则不需要解释,只要我们能真心相信自己的灵魂就行了。改编过的卡普曼三角形,用来说明人类的“自我”所创造的,导致亲密关系中出现嫌隙的陷阱,是再清楚、简单不过了。为了消除嫌隙,我们必须做出自觉的选择,与伴侣、朋友、亲戚甚至陌生人更亲近,而这是身陷三角监牢里的人所做不到的。这是因为不管你选择三角形中的哪一个位置,你都会决定“配角”所扮演的角色。有时候你可以借由与伴侣分享同一个位置,假造亲密的感觉。如果跟伴侣分享的是受害者角色,你们就会创造一个共同的迫害者;如果想两人一起拯救扮演着,你们就找一个受害者让你们来拯救;而如果向一起当迫害者,你们只要找一个代罪羔羊就成了。

但是,害人终害己,受害者监牢终究还是会伤害到你们的亲密关系,而假造的亲密感会消失,让你们不得不面对彼此。

受害者监牢就是为了阻挠真正的亲密关系而存在的。这种阻挠是一种考验,考验你追寻真理的决心。不管你是受害者、迫害者,还是拯救者,不管你如何为自己扮演这些角色找理由,一切都不是重点。除非你愿意舍弃监牢带给你的不真实的安全感,转而寻求真理,不然你永远也无法穿越墙壁。想要体验真理,开口问就行了。如果你问的问题是只有你的心和灵魂才能回答出来的,这就代表你的选择是要了解真理,而你想要找到答案的决心,就能让你穿越墙壁而得到真正的亲密关系。

“受害者监牢”中的陷阱虽然很复杂,但要得到自由却很简单,只要有诚恳的意向就行了。

相关文章

  • 二十三•内省之另一条路

    检视之前提到的原则,可能会发现自己在遇到问题时经常犯的大错误: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卡尔•荣格...

  • 感恩日记之024

    亲密关系之读后感 【标题】内省——灵魂的礼物 【字数】 01 灵魂伴侣的诞生 走过月晕和幻灭阶段,来到了内省阶段,...

  • 2018-01-27

    朦胧内省,了知妄。得失成败,随风流。 观照如水,透明月。身心内省,山河晴月。 身心同调,透逆常。心坚明理,成之偶得...

  • 忆解惑

    朦胧内省,了知妄。得失成败,随风流。 观照如水,透明月。身心内省,山河晴月。 身心同调,透逆常。心坚明理,成之偶得...

  • 内省——依附之命

    亲密关系的依附,有着好坏之分。 文章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我放弃了一大部分的自己,让自己能够达到母亲的要求,这样我才能...

  • 内省之记录生活

    我以前看过一句话,至今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当下所做的事都是一种选择,在这一刻,你可以选择玩...

  • 三十•内省之竞争

    “在最高处的人是孤独的,可是谁在乎呢?在最低处也是孤独的啊!”——佚名 造成竞争的根源是“不足”——也就是相信没有...

  • 容之另解

    一个思想成熟的人,看问题不会是二极管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这世界上任何事情,存在就是合理的,存在就是有其价值的...

  • 2 内省

    1、内省(Introspector) — JavaBean内省基于反射实现,主要用于操作JavaBean,通过内省...

  • java内省优化工具类BeanUtils(优化内省并防止内存泄漏

    java内省(Introspector)java内省优化工具类BeanUtils(优化内省并防止内存泄漏) Spr...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三•内省之另一条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zh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