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阅读图书馆
【每周读本书】《5%的改变》

【每周读本书】《5%的改变》

作者: zl爱思考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22:35 被阅读0次

    【基本介绍】

    《5%的改变》,作者李松蔚,四川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2022年6月出版,12.3万字。

    李松蔚,心理学家。1985年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任教。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

    本书收录了作者2019年到2022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和发布的一系列问答,共选录了44个案例。读者以匿名身份留言提出他们生活中的困惑,作者给出建议,并请收到建议的人一周后回信,反馈他们的生活中是否产生了变化。有了这些反馈,书中的每个干预方法都有了可验证的属性。

    全书分为五大主题,分别为自我、原生家庭、工作与理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每个主题的后面都梳理了干预的思路方法,作为“改变的工具箱”。

    【撷取摘要】

    1.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

    每个咨询师都了解成功的干预有多难,某种意义上像在打擂台,对抗一个名叫“惯性”的对手。它强大、狡猾、专注,有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自我修复的技能。哪怕是有益的变化,也会激发它强烈的阻抗。

    惯性自有它的脾气。对外界灌输进来的信息,它会自动加以甄别:有些听过就忘,有些按自己的方式强加注解,有些感觉上有道理却做不到。最终留下的,往往就是符合来访者自身经验的——换句话说就是维持不变的。

    作者试图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

    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行动者只能是当事人本人,谁都替代不了。

    2.

    作者的三点咨询心得:

    1-不要太快地“同意”对方的问题。如,问孩子“不自信”怎么办?因为孩子说“当学渣就很好”,父母认为这是孩子不自信,极力予以激励,但或许孩子已自信到认为不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2-保持对人的尊重。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他眼中的世界有他的道理,只是他的道理此刻遇到了麻烦,这是他学习的契机。心理咨询的基本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既发自内心地尊重,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拓展当事人看问题的角度。

    3-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

    3.

    CHAPTER1 自我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遭遇对自我的失望、恐惧、不接纳。这是最普遍的困惑,也是最抽象、最复杂的困惑。

    关于自我,最基本的一条定理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不一样。适用于别人的,未必适用于你。

    改变的工具箱:

    (1)向上螺旋

    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

    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

    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坚持迈出一小步。

    (2)外化的声音

    人在纠结的时候,一个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念头拿“出来”,变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的对话。写下来,念出来,演出来,都可以。

    不要预设只能存在一个声音,这是在自己头脑里的暴政。

    有时候,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表达,本身就带来了沟通和解决的空间。

    (3)单双日作业

    如果一个人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它们又指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对这种冲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两者同时实现。只不过放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像是单双日或者单双周。

    比如,一个人可能想佛系,又觉得佛系不好,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与其花时间纠结“哪种人生观更好”,倒不如两种都要:一半时间充分努力,另一半时间充分躺平。

    (4)黑色想象

    当一个人特别担心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反驳,索性让他设定,担心的事确定会发生。

    发生之后,再问一句:“然后怎么样?”焦虑的时候,反而可以多想一想“最坏的结果”。越具体,越实际,越有助于摆脱焦虑。

    (5)实验者心态

    在提建议的同时,不对建议的结果做任何预判。这样,就把建议变成了实验。

    为了确定的结果做事,就有失败的可能。但如果行动的意义在于自我探索,就无所谓“失败”。

    4

    CHAPTER 2  原生家庭

    为了走出原生家庭,却把目光再次投向原生家庭,要格外地小心。它可能是为了告别的纪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改变的工具箱

    (1)课题分离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

    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2)目的论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这种叙事的思路,叫作“目的论”。

    目的论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它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换句话说,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

    原因论与目的论,相比于“哪种叙事是正确的”,更应关心“哪种叙事对人有帮助”。

    (3)积极赋义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

    在使用积极赋义时,要让这些正面的意义建构被对方认同,首先干预者本人就要深信不疑、表里如一。

    (4)观察任务

    这是系统式心理治疗的干预技术。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即便一切照旧,只要当事人有意识地启动了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首先,问题不再是“不知不觉”发生的,当事人必须保持自察;其次,问题的意义变了,它不再是当事人的某种灾难、错误,或是难以摆脱的厄运,反而变成了他需要去刻意营造的成果;最后,在问题发生之前,当事人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去“期待”,而非只是事后懊恼和自责,不同的心态也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5)仪式

    仪式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心理咨询中常常化用这些生活中的仪式,那些想对来访者传达的重要信息——不只是让他们“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会事半功倍。

    5

    CHAPTER 3  工作与理想

    工作是人生的一大部分。不只是为养家糊口,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我是谁”以及“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要想清楚这些问题相当不易。青少年时期缺失的自我认知这一课,往往要在工作中重修。年轻人在这里打磨,逐渐明白:我没法成为别人,幸好也不必成为别人。

    改变的工具箱

    (1)去除评价

    人人都有独特之处。特点本无好坏之分,但在约定俗成的职场语境下,就产生了评价。

    要摆脱消极的暗示,先停下头脑里那些“我不好”的声音,把它们还原为“个性”本身。

    (2)改写故事

    人是生活在故事中的。同样的素材,编织成不同的故事线,就会带给人不同的行动方向。

    任何处于困境中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选择权:“问题”只是一种主观建构,是若干个故事版本之一。

    你要给出不同的答案,就先要剪辑一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3)人与角色分离

    角色不是人的全部,即便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很大比例,也不能将职场角色与一个人混同。

    很多人的痛苦在于,他们把在角色中获得的反馈误以为“我是谁”。

    (4)短期的确定

    人需要长远的视角,也需要确定性。虽然想不清未来,但你也拥有一年或几个月的确定性。一边想着长远的事,一边让自己先过好这一年。

    这是并行不悖的两种生活:眼下怎么过,跟未来去哪里不见得有关。

    (5)最小行动按钮

    把工作的第一步设计为一个简便、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如,约一个快递上门取文件。

    6.

    CHAPTER 4 亲密关系

    有瑕疵的关系才是关系的普遍状态。

    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与安全,这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也不需要权威的指导。怎么样都可以。

    改变的工具箱

    (1)沟通的勇气

    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重要的始终不是沟通的技巧,而是开口的勇气。

    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需要对方怎么做,这在任何关系里都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亲密关系也不例外。

    (2)新的沟通形式

    比起内容,对关系影响更大的是沟通形式——怎么讲。包括语气、措辞、表情神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关系的地位判断……

    (3)离开互补位置

    家庭治疗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特点看似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实际上却是多个人一起“帮助”他维持了这样的特点。即俗话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

    亲密关系之间存在这样奇妙的互动: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在帮谁或者谁在伤害谁,但两个人的行为总在互相影响。你改变了自己(并不见得是说你以前做错了),就改变了你们的关系。关系变了,对方的行为也就变了。

    (4)家庭生命周期

    无论愿不愿意,亲密关系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蜕变与重生。

    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困惑于“谁有错”(否则,为什么以前行得通的现在行不通了?)。但是很可能没人犯错,只是到了新的阶段。就像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常说的:“你们是非常出色的三岁孩子的父母,只是现在要学习做十三岁孩子的父母。”

    (5)去除三角化

    在家庭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有问题,当事人又不愿直接面对时,就有可能将第三个人卷入进来,达成一种三角的稳定状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成为父母矛盾的出气筒。

    如果发现自己成了被三角化的一方,要学会说:“这是你们两个人自己的事,你们自己处理。”

    7.

    CHAPTER 5 人际关系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的论断。

    人际关系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你与对方都感到身不由己。只是我们都在努力从别人的眼睛里照见自己。

    改变的工具箱

    (1)允许

    那些被约束和被压制的关系里,人们做出一个违反规则的行为,也许只是为了证明“我可以”——即使这件事本身让他痛苦。

    一个人做出自我负责的决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决定。没有人站在对立面,做不做都是为了自己。

    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

    (2)思维实验

    不敢尝试,但想一想总是可以的。只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做了,会怎么样?”

    重点是“会怎么样”,特别是在人际关系里,别人会怎么反应?把自己放置在真实的人际背景里,去推导一个行为引起的连锁效应。如果它造成不好的结果,我们要通过想象评估具体的损失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情绪先行的一个结论。

    结论变了,我们在关系中的位置也就变了。

    (3)授权

    在一段非强制性的关系里,严格来说,别人对你做的事都包含了你自身的授权。

    授权理论会让我们意识到:我可以选择,因为最终拿主意的还是我自己。

    (4)问题引发的人际变化

    世界上有太多问题看上去是个体层面的,却和他人的关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人际关系不一定治病,但秘而不宣的人际诉求却足以让问题越陷越深。

    【写在最后】

    1.

    顺着他/她来,接住惯性,然后往前走一小步,把这一步变成具体的动作,对方就愿意去做了。这是作者最有原创价值的地方。

    这有点像系统治疗里边的“结尾干预”环节。系统治疗的结尾干预,先做积极的评价,然后给建议,要来访者做一些事。但是,作者这“打破惯性的一小步”更浓缩,力量更聚焦。

    作者认为有效的干预,要“没有异物感”。在他的咨询实践中,这体现为两个核心点:一是用了90%的力去融入,认同来访者。二是微小的变化。绞尽脑汁去设计一个体验。哪怕只有一秒钟,或者哪怕他一点都不变,外观看上去什么都没有改变,可是他内在有那么一点点的震荡,触及了那个最小的、可觉知的改变点。那里边是有强烈的体验的。

    作者认为咨询师的能力,就在于总是能在很多叙述当中找到那个重要的点。

    2.

    之前我读过的心理学文章、著作中,那些作者和专家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大体都是很积极、正面的,或许说是比较笃定的,而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遇到惯性的抗拒,“道理我都懂,可我做不到呀”。

    而作者“顺着他/她来,接住惯性,然后往前走一小步"的做法显得有点“疲懒”,甚至有些“无赖”。承认对方的处境是复杂的、有挑战的,改变是困难的。请对方在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若5%的改变是他可以做到的,那就5%。

    作者坦言,那些效果最好的建议,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但因为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试了一下(甚至不用保持)以前没有试过的小行动,获得了一点不同的体验,正是这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往往就进一步催化出了更大的变化。

    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看到真实的反馈很难,特別是在亲子领域,这点可放大至一切权力等级差异大的领域。

    而作者很看重与咨询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咨询者的反馈。他认为反馈是第一位的。但是,“阅读心理学文章,作者想表达什么根本不重要,读者想看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得到更多更快的反馈,他采用了公共号写作、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发布的方式。对读者以匿名身份留言提出的困惑,作者给出建议,并请收到建议的人一周后回信,反馈他们的生活中是否产生了变化。根据对方给的那些回应和反馈,作者再调节自己的工作方式。

    这样的互动,让作者以及读者都有了一个新的认知:过去你做一个决定是不能错的,做了就要接受它。但现在就是你有任何错,随时都可以调整,随时都可以改变。

    4.

    虽然我摘录的主要是作者提供的“改变的工具箱”。但在阅读过程中,让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案例。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停不下担心,怎么办?”"自律为什么这么难?”、"难以摆脱的否定声音"、"是家人的要求,还是自己的需要"、"我是普通人,但我不甘心"、“如何安放控制欲”、“如何走出讨好模式”........

    读者的困惑-作者的建议-读者的反馈,每个环节,每个案例都是那么生动、鲜活,好像就发生在身边,多多少少感到被触动、认为可借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5%的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z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