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琪先生在《人间有味》中写道:“活着多好啊!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你们觉得活着多好啊!”当读到这一句时,我的心仿佛突然被触动了一下,多么直白却极深刻的人生感悟。是的,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活着多好啊!
有味
汪老是一位美食大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位资深的进阶版吃货,他不光吃遍大江南北,且对很多美食都颇有研究,不仅知道其做法要领及其地区差异,甚至能品评出每道美食背后的文化历史渊源。汪老对美食的烹制过程描述简练却又生动,在他的笔下,一道道美食如数家珍,食材、做法、特色娓娓道来,一个个美食仿佛皆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往往是读着读着便不免口舌生津。我曾在叙事者•星火群里戏言:“如果能一边读这本书,一边尝尝这本书里写到的美食,那读后感一定会写得更加深刻。”
对于很多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会做菜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稀有的品质了。大量的外卖、快餐食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以前也曾经是外卖和快餐的忠实追随者,总认为做饭一件毫无乐趣的苦差。但自从几年前一家三口搬到新家,开始独立生活后,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我必须开始学做饭了。为了迅速摆脱“做菜小白”的状态,我买了好几本菜谱,还在手机上下载了菜谱的APP。开始学做菜时,我总是一边拿着菜谱,一边挥动着锅铲,嘴里还念念有词:“酱油一勺、醋三勺,耗油少许……”。几年下来,我这位“菜鸟”厨师虽说没有成为像汪老那样的美食大师,但也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应付一日三餐绰绰有余,而且也有了几样自己的拿手菜。在此过程中,我也逐渐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汪老在书中所说:“客人不多,时间充裕,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愉快的事。”我深以为然,闲暇之余,不赶时间,一步步地把几种食材搭配在一起,通过煎炒煮炸,亲手做成一道道营养美味的美味佳肴,再与家人朋友共同分享,那真是一件很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
越来越觉得,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健康营养的饭香和菜香,没有一家人围坐一桌共享美食的天伦之乐,就一定会少了很多幸福的“味道”!
有趣
汪老是一个可爱有趣的老头应该是所有人的共识。听喜马拉雅中一篇介绍汪曾琪的文章中提到,汪老在家中大大小小都称他为“老头”,谁都不拿他当长辈,谁都可以对他“没大没小”、“大呼小叫”。著名编剧鹦鹉史航曾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其实,纵观汪老的一生,历经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汪老应该是阅历丰富,看透世事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心境下,他仍然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一种新鲜,一种趣味,且活得洒脱随和,活得通透自在。想来,汪老有趣的原因并不简单地因为他的性格,而是因为他爱——爱人,爱生活,爱生命。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汪老想来就是这样的人吧!
生命苦短,余生很贵。有趣其实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如果一个人活着,觉得这也无趣,那也无趣,那活着还有什么意味呢?《德卡先生的信箱》中有一句话:日常都是很无趣的,有趣的是你。汪老也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话虽直白简单,道理却很深彻。是的,生活本身就摆在那里,有时它呈现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所以,虽然生活中有诸多的不如意,有太多的琐碎与平凡,但是我们仍然要像汪老那样,用有趣的心态,去体味生活中不易发现的乐趣,去感悟平淡人生中生命的真谛。
有情
整本书读下来,很少看到汪老大段地抒情,表达情感的文字很少,但每有一两句,便能瞬间击中心灵。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汪老的那篇《我的父亲》。
汪老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好父亲,多才多艺,没有架子,亲切随和,与自己的孩子也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仅仅为了让孩子乐呵一下,就愿意花上很长时间去做一个充满创意、足够拉风的西瓜灯,甚至在儿子青春期写情书时,也能够在一旁积极地“乱出主意”。这样开朗通达且智慧有趣的父亲简直就是“完美父亲”的标准版啊!我最爱汪老在《人间有味》对父亲的这段描述:“春服既成,惠风和畅,我父亲这个孩子头带着几个孩子,在碧绿的麦垅间奔跑呼叫,为乐如何?”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真令人神往。汪老写到这,不觉流露出对父亲深深地怀念:“我想念我的父亲(我现在还常常梦见他),想念我的童年,虽然我现在是七十二岁,幡然一老了。”那一刻,我忍不住泪奔。
不止是怀念父亲,汪老对家乡及家乡的人都有一份牵挂和思念。在他的笔下,我们领略了汪老家乡大运河的宽阔苍茫,亲人的悲欢离合,以及那条小巷,那些店铺,那个年代的风俗人情,浓浓的乡情和思念流淌在字里行间,让人意犹未尽,掩卷神往……是的,无论人的一生如何漂泊辗转,故乡就像是大树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你的生命之树里;故乡的回忆,也镌刻在每个人的灵魂最深处,成为永恒的生命底色。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汪老说:“生活须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情有心,滋味都含在这里了。”是的,这样的生活并不难于拥有,更重要的是要做个有心人!这颗心,指的就是平常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这正是汪老的一种深沉睿智的人生哲学。
在现代化的、快餐式的生活节奏里,或许我们能从汪老的文字里,看到自己所欠缺的那一部分,那一份对生活的乐趣和懂得。也许读了这本书,我们会愿意去用心地做一道菜,赏一朵花,听一次雨声,然后发出由衷地感慨:活着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