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时,放多少米从不用量杯,而且凭感觉倒;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出地铁问了哪个出口,下次再去,依然会忘记;工作中,需要一些资料,用完却不注意保存或归档,下次再用怎么也找不到......
以上的经历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同一件事反复做,还很容易再出错。
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正视落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差不多”心态,让我们在做事过程中,容易麻痹大意,随性而为!这也是平庸和优秀的真正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链接过程,难免不进行比较,称之“邓宁-克鲁格效应”,人们总是习惯性高估自己,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所以选择性输入使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部分,而忽略那些本应该被注意的优点。比如她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尝试学习插花,却毫无美感。
这一切都在让我们降低敏感度,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逐步落后!
逐渐地,过了五年十年,见到曾经的中学同学,不经意冒出这样的想法:我们之前差不多,他还不如我呢!
落后的背后带来的是深深地恐惧,我们对知识的渴求其实是害怕落后的焦虑和危机感,当出现这种心态时,有些人容易患得患失,怀疑自己,陷入迷茫!
如何避免呢?
认清自己的现状,究竟是大脑的情绪层还是理智层在思考?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被外界评价左右。设立清晰的目标,思考需要采取什么行动,然后开始执行
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一件事做到足够好,并且尽量用一个高标准去要求自己。
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多反思,经常审视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意识到落后,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缩小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