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军报经典文章:卓越皆从“拙”处始

读军报经典文章:卓越皆从“拙”处始

作者: 小金果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05:59 被阅读55次

  肯下拙功夫才能成就真功夫。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最近在电视上看了一档杂技节目,演员们惊险的动作扣人心弦,娴熟的表演酣畅淋漓。在随后的现场采访中,当主持人问到如何练就这么高水平的演技时,一位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说:“其实就是笨办法,一步一步地反复练习。刚开始用的都是拙劲,后来熟能生巧,慢慢地就变成巧劲了。”朴素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非凡多从“愚处”起。

  肯下拙功夫才能成就真功夫。古往今来,俊采星驰,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物,尽管成功途径各异,但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要会吟诗,就要“熟读唐诗三百首”;要练就武功,就要“入门先站三年桩”。司马迁通过博览、走访、收集、整理的笨功夫,花了18年的拙劲写成《史记》;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不朽之作《红楼梦》;袁隆平靠50多年“不在稻田就在去稻田的路上”的耕耘,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建功就要下一番拙功夫,卓越皆从“拙”处始。

  成功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一个人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就要坚持一万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小时。坚持10年,坚持住了,就可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欲晓声、识器,就要拿出操千曲、观千剑的苦功和韧劲,来不得半点心浮气躁偷懒耍滑,正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守拙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更多地体现为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着,厚积薄发的发展理念。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摆脱私欲的羁绊;就会自觉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步,排除世俗的干扰。

  华罗庚有诗云:“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干工作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挡。“巧思”加“拙力”,定会无坚不摧,无事不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军报经典文章:卓越皆从“拙”处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b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