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这篇拆书稿,认真阅读了三遍,虽然这本书已经看过多次,但通过这篇拆书稿的解读,才进一步加深了对这本书的理解,重要的是作者把书中的要点梳理的如此清晰明了,让没有读过本书的人也有了深入了解的欲望,如果不能对以全书做到完全了解,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拆书稿。
一、这篇拆书稿到底哪里写的比较好?
首先,这篇文章的架构非常清晰。
架构好比是一张景区游览图,你如果想去某处不熟悉的景区,手握一张地图,就能很快掌握这个景区的全貌,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关注这个景区的各个景点,架构就起到这个作用。
这篇拆书稿分别从到底怎么做才能变得成熟,引出了自律的四个原则,接着提到自律的源动力是爱,最后说到阻碍爱与自律的原罪是懒惰,整条脉络清晰可见,逻辑上也是层层递进,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一步步引导读者自己找到答案。
其次,这篇文章案例翔实。
假如有了清晰可见的脉络结构,但没有丰富的例证来予以支撑,整篇文章也会显得呆板无趣,让读者失去阅读的欲望。这篇文章结合书中案例,对每个关键小点给予说明解释,让读者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到作者要阐明的观点,读后会加深印象,此外,文章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用书中观点进行一一分析。
二、从这篇稿子里,我吸收到了这本书的哪个知识点?
首先是自律。
人生短短几十年光阴,相信大多数人都想让自己过得幸福,变得快乐,但真正快乐幸福的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在于不成熟,面对困难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逃避,以为视而不见问题会自动消失,麻烦就会离自己远去,殊不知问题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把自己逼迫到墙角无路可走,那么怎样才能变得成熟呢?唯有自律。通过积极调整好心态,通过行动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好的变化。
其次是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到真正的自律谈何容易。那么,自律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它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心,也就是爱。
每个人对爱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一见钟情就是爱,其实那更像是一种冲动和欲望,也有的人将爱视为对别人的过分依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一旦对方表现不好,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其实,这些都是爱的误区。
那么,什么是爱呢?爱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这种意愿是人们心智成熟的源动力和起点。
真正的爱,会让人变得心智成熟,
爱是自律的源头,它的目的是让人心智成熟,这就决定了爱是付出和奉献,它需要我们主动投入,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而不是形势所逼,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最后是懒惰。
人人都喜欢轻松自在的生活,能够动动手指就能获得一切的感觉。人们选择拖延,选择回避,选择放弃,本质上来说都是选择懒惰,这是人生的不作为。
当你通过爱与自律,让心灵获得力量,就能再人生的旅途上不断进取,获得更多成就。而懒惰会让你停在原地不得自由。
三、这个知识点对你有什么用?
长久以来,感觉自己有点像是衰神附体,别人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我这里就是各种问题和杂乱,总有一些无法想象的意外发生,想要什么,也是必须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而结果却并不如意,渐渐的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明显缺陷,比如做事三分钟热度、无法忍受肉体的疼痛、遇到问题就退缩,无法长久坚持做成一件事,没有爱等等不用想都呼之欲出的缺点,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批评起来头头是道,改正起来确实太难。
《少有人走的路》十多年前看到后,就放置床头,多次翻阅后,对于提升自己并无太大改变,这是一本长销二十多年的经典书,只是感觉讲的很有道理,但却和自己没多大关系,或者说那是别人的故事。拆书稿提到的三个知识点,其实和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如果不是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解读,很难有这样的体会和理解,进而也很难发现自己可以主动选择的改变之路。
人生虽然问题重重,但通过自律和爱能够磨砺心灵,让心灵得到蜕变和成长,当心理变得足够强大,大部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或许我们该关注的是日益提升自己的心灵,专注于内在的成长,当我们学会了直面自我,不再将问题当作麻烦,而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机遇,那么,人生的旅途可能会变得更加坐姿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