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表哥凯文创建的,几年后表弟汤姆加了进来,成为副总裁,俩人约定,表哥占股份51%,表弟占股份的49%。表弟汤姆是个天生的好销售,自从他加入了乡村俱乐部后,他们的生意与日俱增,汤姆强调售后服务,讲究工程质量,他们聚焦在高端客户的房屋改造以及修建上,渐渐建立起口碑,从来不用打广告,却不愁没有订单。
很快,他们就发现聚焦在当地的顶尖客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做生意从不讨价还价,却富可敌国,只强调把一切服务到最好标准,让客户省心,而他们的客户大多数都是当地最富有的成功人士。
于是,做好一个客户的工程后,客户很满意,随之和他相关的朋友,亲戚都会被介绍过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俩兄弟齐心协力,很快成为当地的三强。
那个时候,兄弟俩各带领一个小队,分头承揽业务,但使用同一个账号,且利润共享,表哥是创始人,自然分的多。
随着日子越来越舒服,表哥渐渐不来公司了,美其名曰地说在家办公,于是,勤奋的表弟支撑起了大半个天下。
每年结算时,人们都会发现,表弟这边创造了百分之八十的业绩,分红却是小部分,而表哥那边的团队懒散,只拿到百分之二十的业绩,却分得百分之五十一的红利。
俩人的矛盾就此形成,2008年金融危机,差点把公司一巴掌拍死,那个特殊时期,俩兄弟都不拿工资了,也不分红了,省吃俭用,留下优秀的骨干,裁掉了一大部分员工,俩人又拧成了一股绳。
疫情来了,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表弟卖掉了自己在湖边的别墅,用那几百万美金来支撑公司的运转,表哥却觉得这是理所应该的。
就此,表弟产生了分家的想法,其实,他有这个想法已经快10年了,但是表哥一直说免谈,因为有十几对夫妻在俩个公司就职,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他们很难拆分。
怎样对外解释?怎样面对大家庭?以及员工和客户?他俩发现,如果拆分公司,就像离婚似的。
但这次表弟铁了心要分家,无论表哥怎样找借口,托家人来游说,表弟都说我想清楚了,必须分了。
于是,最后,俩人商量妥当,表弟搬出去,表哥留下来,俩人共同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说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为了退休的方便,也为了富二代平稳交接,俩兄弟要分开做生意了。
表弟的团队都知道分家的真正原因,他们很高兴,因为老板承诺说,“以后我们轻装上阵,我会给大家提共更好的待遇。”大家听了欢欣鼓舞,这期盼已久的事情终于要来了,十几年没涨工资了,物价却在蹭蹭地上涨。
但是表哥那边的人却慌了,有几个人木工经常没活干,以前都是到表弟这边临时帮帮忙,直到自己那边有活了,这下子可好了,以后办公都不在一起了,怎么临时搭伙?
于是,几个表哥的骨干悄悄来问表弟,“我可否来你们这边?” 表弟说,“不行啊,有言在先,你们离职后一年,我们才能聘用,不可以直接跳槽到我们这边。”
问的人傻眼了,眉头紧锁地开始想退路,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终于,剩下最后一个月,表哥才意识到表弟一走,自己的公司可能很快就垮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家办公好几年了,只有全体员工开会的时候才露面,这下可好,他每两天就召集销售开会,或者单独找骨干谈心,琢磨着怎样可以改进业务。
人们都说,“早干嘛去了?现在急了,晚喽!”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