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周都在读关于思维的书,有了一些对思维的思考和认识。
前几天,孩子回家时,跟我说体育测试50米的事,要拿到满分,对她而言,有些困难,跑下来的结果是离要求多1秒,在我的想法中,一秒应该很容易提高,我就随口说,跑快点吗!她说只跑得了那么快。然后就聊着怎样发令和跑,我忽然想到,老师在喊预备跑时,是预备开始计时,还是跑开始计时。想起以前我在读书的时候,有的老师把那个跑拖得老长,害得有的人犯规了,我告诉她,下次考的时候,事先听发令老师的习惯,弄清楚考试计时规则,抓到跑的时间点,这样可以提前一点时间,就可以争取拿满分了。不从跑着手,而从发令着手,算不算多角度思维呢?
在测试跳绳中,她偶尔也能是满分,但是在平时的练习中,总是差那么10到20个,满分是1分钟180个。那天,她在家里练习,喊我给她定时间,我就看她跳,快了容易断、慢了个数不够。我说要匀速地跳,把舞绳子的频率和脚步的频率一致。我观察到她是双脚起跳,在跳的过程中被绳子跘住停下的情形,左脚前,右脚后,绳子在两只脚的中间被跘了。我说:跳绳的时候你的两只脚不在同一直线上,是不是这样容易被跘,试着把右脚向前点与左脚在一条线上。试试了一下,是可以提高个数的。她说:在寝室里跳,同室的人都没有发现。我在观察的思维上是不是得到了锻炼呢?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以不同的思维来解决的,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自己分析过这种思维过程和模式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