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厥逆”之病,黄帝问岐伯:“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就是说,关于“厥逆之病”,黄帝问岐伯:病人如果出现膺肿颈痛、胸满腹胀的症状,此为何病?何因所致?岐伯回答说:这就是厥逆病。黄帝又问如何治疗?岐伯回答说:对于此病,施用灸法便会导致病人失音,而施用针刺又会导致病人发狂,所以此病须待病人阴阳之气上下交合时,才能开始医治。
黄帝又问: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也就是黄帝问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岐伯回答说:上为阳,阳气又逆于上,故重阳在上,则上有余。此时如果施以灸法,则相当于以火扑火,会导致人体上部阴盛阳衰。阴无法上承,病人就会出现失音的症状。倘若此时用砭石针刺,阳气随针外出,人体的神气就会失其所守,这时病人就会患神志异常而发狂的狂症。只有等到人体内阳气自上而下,阴气自下而上,阴阳二气交合后再开始医治,病人才能完全康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