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域专家—刻意练习

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域专家—刻意练习

作者: 旅途之船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20:42 被阅读0次
    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域专家—刻意练习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同时和26人下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这些就是人们常常所谓的“天赋”,而实际上,并没有称作“天赋”的东西存在。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天赋在很多领域占着重要的地位,如果在那个领域成绩不是太理想,多半会将结果归咎为没有天赋。而如果有了卓越的成就,在别人往往看来是因为天赋的作用。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却用数几十年来的时间来证明了其实所有人都可以是你口中的“天才”。    他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名叫《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的书籍,在此之前,有一本名叫《异类》的书籍。书中提到了一种叫做“一万小时天才”的理论,具体来说就是在任意一个领域练习一万小时都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但也有一定的道理。K. Anders Ericsson在看到这本书之后发现了那本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很容易误导群众,所以不久后又出版了凝结着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血的书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内容较多,但其观点完全可以用一篇文章来基本概括,也就是接下来你所看到的。   

    首先抛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观点——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有效练习时间越长,那么在绝大多数领域内你的水准一定就越高。高中生就不乐意了,我明明花了那么多时间来学习,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职场人士就不乐意了,我明明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业绩还是上不去呢?   

    先把这个观点抛开不提,书中提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女孩子,决定把他们都培养成国际象棋大师,并且这对夫妇对国际象棋没有任何高级的经验,可谓是个异想天开的谬想。出生后,把国际象棋的棋子当作玩具给孩子们玩。大一点了,就告诉他们这些棋子其实是来自国际象棋的,并且传授了一些简单的规则。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级,他们让两个孩子都去大师那里学习。你认为这两个孩子有天赋吗?如果天赋来自于父母,那么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父母只是个业余棋手;如果天赋来自于巧然,那么结果会让你大跌眼镜——两个女孩子都在25岁左右成为了国际象棋顶尖大师,这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他们都认为国际象棋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只能甘拜下风。而这次,双雌共舞,鸣响青空。显然上帝也不会让两个孩子都同时拥有下国际象棋的天赋,这个机率实在是小之又小。那么最可能的原因便是因为从小开始他们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国际象棋,而这其实也是本书的重点——天才都是靠练习出来的。   

    书中这样极具说服力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全部列举。   

    这些例子共同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只要这个领域有较成熟的练习法则,并且不断地按照这个法则来练习,你就一定能成为精通这个行业的大师。这个练习时间需要多久呢,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尺度。比如说要精通小提琴,通常需要花费8000小时以上;而要精通吉他,则只需要花费2000小时以上就可以了。但注意,这里的时间指的是有效练习时间,不是说你漫无目的的重复你做的动作就可以了,你必须要极度集中精神来做这件事情。练习的黄金标准便是在“学习区”练习。作者将学习难度划分为了三个层次——“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故名思意就是让你舒适的区域,你已经对这个区域的内容掌握得滚瓜烂熟了,重复练习只是单纯得浪费时间。“学习区”就是那些你刚刚掌握还不太熟悉的区域,只有在这里练习,你才能获得进步,并且你要知道,这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并且你需要不断地纠正,来将学习区变为舒适区,有些时候你需要导师指出你的错误,有时你是看不出你的错误的。而“恐慌区”,则是那些你的水平远远无法掌握的知识,在这里练习只是大大打击你的信心并且毫无益处。   

    拿高中学习来说,很多同学花了许多时间但成绩却不见起色,很大原因便是只在舒适区练习,不愿意挑战自己,到学习区去练习。或者只是所谓的“假学霸”,只是花了时间,但并不有效,或者并没有集中所有精力。听着似乎这是一碗鸡汤——啊,我终于可以咸鱼翻身了。但你要知道,练习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多年来让你面对同一样东西反复练习,说不排斥都是假的。高考,其实比拼的便是你有效练习时间的多少以及是否按照正确的法则来练习。对于同层次的学校的学生,比拼的便是有效练习时间;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学生,“正确的法则”是比拼的重要资源。在这里,正确的法则便是最贴近于高考的教学方式。比如同一位数学老师,一位数学老师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讲了,而另一位却将书本上的知识不断延伸,并且总结了很多技巧。显然后者的法则更为正确。但是并不能全部怪罪于学校,正确的法则也可以通过自己探索来获得,只是花费的时间就不得而知了。再不然还可以购买教辅资料,参考比较正确的法则是怎样的。   

    我认识的有些同学,便说自己不是读哪一科目的料。拿我来举例子,在知道这个理论之前,我的化学一直很差,我就觉得我根本学不懂化学。而这学期,通过我的刻意练习,在月考中还是取得了令我满意的化学单科成绩。回顾我以前的学习化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这也当然就导致了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再者我偏向于在舒适区里练习,不愿意挑战自己到学习区里练习,如此一来,怎能考好?    年级前矛的人,他们并不是天才,他们一定是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总结巩固练习,并不是随便学学就能考得好的,那都是表面现象而已,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来花了多少时间来钻研。   

    这是所有学习方法中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了学习的机理和本质。   

    这将是一个属于练习者的时代,随着该项理论的不断推广,我相信每个机能正常的人,都能迎来曙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域专家—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fj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