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昌谷县管辖的呈贡镇(城),系彝族先民所居,魏晋时期统称为乌蛮,乌蛮一词,是古代中国西南诸族的泛称。在这段时期,呈贡还有一个名称——柴谷。据旧呈贡县志办晋琨先生调研,呈贡在彝语发音“扯过”或“柴谷”,扯与柴是彝语意的稻谷。过与谷意为海湾、坝子,连起来就是盛产稻米的海湾坝子。从呈贡原住民服饰的颜色、手艺、图案等来看,呈贡服饰源自彝文化,也可证明呈贡土著居民是彝族人的后裔。
汉族大量移民云南,汉王朝的郡县制也得到巩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汉王朝在滇国加强中央集权,复兴商业贸易,兴修农田灌溉(1979年从小松山、七步场等村汉墓中出土的完整陶制水田、陂池模型,是云南水利设施最早的实证佐物)的同时,以文化教化滇国。以青铜器制造为例,呈贡小古城村天子庙出土的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大多效法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大概是吸纳中原文化的缘故,出现了龙图腾,或者表现封建礼教青铜礼器和乐器。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制作工艺精湛,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