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镇做题家”的十八岁

“小镇做题家”的十八岁

作者: 未名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1:03 被阅读0次

夏天的风有些热,路两边的树都有些垂头丧气。

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炒米粉、炒河粉、麻辣烫的大叔大婶们依然在热情而忙碌地招待学生。

他们可能永远也不懂高三生的内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热气腾腾的食物为高三生送上一份温暖。

即使是市场经济下不带一丝情感的自由交易。

高三生的脑袋里到底充斥着什么呢?

刨去脑子里浆糊状的各科知识点,恐怕就是“吃什么?”

食物对于娱乐匮乏的人们来说拥有最大的治愈力量。

大学已经毕业的我现在想起来高三,第一印象不是学习的痛苦,而是校门口的煎饼果子,以及卖煎饼果子的夫妻俩不够好看但是足够真诚的笑容,后来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煎饼果子了。

而高三的艰辛好像隐藏这这一份美味之后,曾经让人痛苦万分的事情慢慢地变得有些回忆的小美好。

高三教室缩影

高三的生活是苦闷的。

一周一次的模拟考试,每次考试出来新的学校排名。

焦虑无时无处不再。

考试前的紧张烦闷,出分前的忐忑,出分后的欣喜或悲痛,这跌宕起伏的情绪填充了日复一日的高三生涯。

排名榜就是扼住咽喉的一只手。

一周的心情完全被排名榜所束缚。时常怀疑自己,怀疑未来。

前一秒为自己打气,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后一秒就自暴自弃,思考活着的意义,努力学习考大学的意义。

矛盾无时不有,也不断降低着自己的生活底线。

“五三”的地位不容小觑,各科模拟题全真试题充斥着自习课。

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在高考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国内名校,等着他们的不仅仅是光明美好的未来,还包括“小镇做题家”的称号。

这个说话最初是在豆瓣小组流行起来,说的就是那些家庭境况不好,出生在偏远农村等落后不发达地区,缺少素质教育,高考成绩非常好但是综合素质一般的一个群体。

十八岁的“小镇做题家”们以为高考就是他们生活中面临的最大的槛,殊不知成年后的世界远比高三生活惨烈地多。

素质教育在“小镇做题家”们面前铩羽而归。

琴棋书画样样不精通,哑巴式英语,有些不太聪明的亚子。

这些形容大概可以是“小镇做题家”们的一个标签。

而这些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远比读书考试要困难。

缺少家庭经济的支撑,缺少增长见识的平台。

就这样,因为一次考试让这样的人和从小在素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城市小孩进入一个平台,或许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但这何尝不给这些小镇做题家们的内心带来巨大冲击呢?

素质教育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素质教育下的小孩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小镇做题家”们没有资格去蔑视那些家境优越的二代们,但是“小镇做题家”们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说换个问法,那些尚未走出来的“小镇做题家”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相关文章

  • “小镇做题家”的十八岁

    夏天的风有些热,路两边的树都有些垂头丧气。 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炒米粉、炒河粉、麻辣烫的大叔大婶们依然在热情而忙碌地...

  • 小镇做题家,惹你了!

    当个小镇做题家,有问题吗? 有什么不好吗? 最近“小镇做题家”很热,很受嘲讽! “小镇做题家”没有准确定义,泛指出...

  • 小镇做题家

    以前在豆瓣上看到这个小组,并且在里面逛了不少帖子,虽然有所感触,但是终究还是纸上看到的。 但是最近越来越感觉到了。...

  • 小镇做题家

    昨天跟孩子聊天,他突然说到:小镇做题家。我问什么意思?网络词汇太多了,孩子想了想说:就是做题很厉害,家不在北京的意...

  • 小镇做题家

    近期很想写一篇关于“尊重”的文章,一直在想要如何下笔,寄托于哪种社会现象才能表达内心所想。直到高考结束后的这两周,...

  • 小镇做题家

    其实我们小时候直至高中所接受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这意味着我们的信息渠道将会是非常闭塞的而狭窄的,...

  • 小镇做题家

    今天看到一个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平民,靠自己努力考入名校的人。但这其实只是打了个初级boss,相对于混社会,...

  • 小镇做题家

    这两天网上讨论着“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我了解到前因后,感觉有被冒犯到~也不敢相信这样的论调是从一个权威的账号发出来...

  • 小镇做题家

    忽然发现了一个新名词-小镇做题家。而且,这个名词似乎暗含某种嘲讽。 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自身或原生的能力(包括能力带...

  • 小镇做题家

    最近明星考编的新闻冲上热搜,小镇做题家又拿出来被嘲讽。 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历经中考、高考、专升本、考研等等一轮轮考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镇做题家”的十八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k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