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emo,写了一大堆的文字,第二天起来一看,然后就心想:天呐,我当时怎么会这么想?怎么会有这种情绪。觉得当时的自己非常不可理喻,仿佛有一只名为“坏情绪”的恐怖怪兽占据了我的身体,控制了我的行为,主导了我的思维。
当时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加上又看见有好几个友友给我点赞了,我开了新一轮的恐慌:他们会不会看了我的文?他们看到之后会怎么想?我顿时羞得无地自容,因为很多时候我是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展现于人前的。
又或者换句话说,其实我自己都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可以说那些想法过于悲观、过于消极、我非常讨厌那种情绪,我甚至于完全把它们割裂。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就是某个部分的我。割裂他们,就等于割裂我自己。情绪化的我,理性化的我,都是我。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对于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甚至连自我都处于一个受压抑状态的人,即便他取得了世俗意义上如何伟大的成就,他都是无法真正都从心底感到快乐的,因为那不是他自己。
可我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我高中的时候。以为那段时间过去构建的世界观全然崩塌了,于是就面临一个重建的问题。可是在我面前,并没有出现过一个很好的适合我的案例,于是就往歪路上走了很远。其次,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自我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打压的,当然也会有例外,但是大环境如此,个体的力量很微弱,我们很难改变。
经过这么多年的兜兜转转,虽然不能说已经彻底认识自己,但确实在近段时间对于自己的认知,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我对于自己认知的开始,其实眸中程度上还是源于前段时间很火的MBTI,虽然它在心理学上应用似乎并不是很广泛。
我第一次做MBTI的时候,测出来是intp-t,它的名称是逻辑学家。我的对标名人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等,当时的我其实很震惊。因为他们无疑都是各界响当当的大佬,而且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智商超高。但我寻思着我的智商好像也不是很高,逻辑也不算特别强,数学成绩虽然还可以,但算不上拔尖,相对而言我可能在作文上更有天赋一点。然后我又测了几次,果然有几次又测出了infp-t,调停者人格,出作家最多的人格。
于是有段时间,我就在intp和infp中间反复横跳。情绪稳定的时候就是intp,不稳定的时候就是infp。当然,那段时间我的情绪、生活都不是非常稳定。
然后前段时间MBTI更新了,我又去测了,发现自己变成了intp-a。t代表的是动荡型,a代表的是自信型。也就是说我从过去的不稳定的intp,变成了相对稳定的intp。然后反思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确实是有这种感触。因为那段时间我的情绪相对比较稳定,生活也按部就班,相对在掌控的稳定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相对稳定正常的状态下,我是intp。
再加上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实践,我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我确实是intp,而infp是在不定情况下的一个变异行为,那不是真实的我。我认为测出intp对我的影响,倒不是让我有intp人群的超高智商了,而是让我意识到了我的思维模式是逻辑学家型的,相比较情绪型的f人,我更加理性,更擅长逻辑。比如说在写言情小说的时候,写到我没有经历过的煽情部分,我理智上知道我应该写那种情绪,但是我无法共情,强行共情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还会显得很假。还有就是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确实感觉到我写起来比起周围的人,似乎要相对轻松一些。几分钟顺手写的摘要就得到了导师的认可,而在写的时候我仅是凭着直觉,我一直以为很简单。直到我给一个f的朋友讲解时,人家要废好大一番功夫才能理解。可能这就是f型和t型的区别吧,尤其是在我变成infp,丧失逻辑的时候,我的思路其实也不是这么清晰的。intp才是一个让我比较舒服的状态。
但是intp有一个外号叫温暖的机器人,也就是说对这类人来说,他们的情感其实很淡薄,甚至有的时候没有情感。你会觉得他们很温暖,那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逻辑模拟了你的情感。
确实,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情感在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在情感方面我本身就是偏弱的,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低。我从小就被人说这孩子不聪明,不会说话,而我也时常无法理解大人们之间无用的客套、虚伪的夸赞。但现在想来,他们其实只是在在以情感判断一个人的智商,而我是在用逻辑解构他们的行为。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而我也很难从别人细微的语气表情变化中,察觉到他们的情绪变化,并且作出一个相应的回复,所以我的情绪能量也特别低。所以我特别容易被他人情绪兼容,因为别人开心而开心,因为别人开心而难过。
但这对于我来说,其实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需要一个情绪稳定的环境,才能使用自己的ti,因为ti的使用是一件非常耗费能量的事情。这就像你写文章一样写个半天,好像明明只是坐着不动,却已经疲惫不已。而情绪是一个会极快消耗我的事情,一旦情绪化出现我就会丧失自己的的逻辑,陷入混乱状态。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intp的人,我也无从去过多地追究了。其实,或许昨天那篇文章就是一个对于原因的阐释吧,因为从小到大,大多都处在一个周围人情绪不稳定世界里,又接收了太多的不良情绪,所以每次伴随着情绪出现的都是痛苦的事情。情绪对我来说其实就约等于痛苦,所以由于自身防御机制的开启,就发展出了逻辑型的人格。
只是现代社会,对于intp人格来说确实不太友好,无法被理解,不爱社交,如果不带上伪装就很难融入社会……以前也不是没有努力过,逼自己去社交,争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情伤,可惜最后不仅没成功,还把自己搞混乱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情绪稳定是一种对情绪的掌控力,是一种高级的智慧。那对我来说,情绪稳定就是努力做到没有情绪。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一个喜欢的作者,她提到自己的笔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的笔名来自于我最早的一本小说中的一个龙套。因为躲在这样一个一闪而逝的小角色背后,让我很安心。
她的笔名确实毫无特色,可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出。
所以,在多年以后,我签约自己的第一本书的时候,我的笔名也是我过去某一本书中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