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样的袖珍型经典书籍,很适合放在床头,睡前读1-2章,不急着读完,有时翻回去重读之前的看过的内容,会发现之前没发现的惊喜,原来出自这里是这个意思啊,第一次看时竟然没注意到。
这段时间也间断在网易公开课上听了西安交通大学韩鹏杰老师的《品读道家智慧》里面对《道德经》的解读。
有指引,再自己结合看原文,思路和脉络会清晰了很多。
1.老子对水和柔有极高的赞扬。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2. 道德经有很多辩证思想和基本的道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夫轻诺必寡信,多以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君子品格的标准
儒家对君子的标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韩鹏杰老师说他觉得对君子最好的描述是《道德经》里的“光而不耀”。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想起有些起名叫“光耀”,或者是对《道德经》的误用。
4.老子用理想的笔墨描绘了“小国寡民”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生活图景。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 其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岳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信言不美,美言不。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治大国,若烹小鲜。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先看原文自己理解一遍,再回过头看注释,找出差异在哪里。不得不承认,有些字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我有时会完全读出相反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放在整章的语境中去理解。对我们经常听到的名句也是一样的道理,若有机会一定要了解出处,如果只是断章取义从字面意思理解,很可能会与作者原意相反。
在此立个flag:如果对某本著作感兴趣,一定不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看书评,那都是别人二手或三手的信息,看原著,看原著,看原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