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三月,于我而言,是一场生命历练,是一场人生考验。我把每一次的磨练,都当作是生命的礼物。不能打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痛
毕竟,舒适的路,都是下坡路,艰难的路,都是上坡路。
3月,要应对两场公开课,还一口气报了写作营和课程学习营。心想着,不逼自己一把,怎知自己不行?
来到营里,才自己知道,给自己挑了一条特难走的路。每天看着营里面伙伴们火热的学习热情,自己焦虑着,挣扎着,煎熬着……
每天忙碌的工作生活日常,几乎已经消耗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进入营里,伙伴们早已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分享着;老师们更是点评着,鼓励着……
自己心里,五味杂瓶,就是没有甜的滋味。
一向是过惯了优等生的待遇,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后进生,终于体会到了后进生的滋味。看着小伙伴们一一篇篇佳作诞生,一次次的成长,自己却只会一次次的观望。
进入营里已经一个星期,不怎么敢交作业。不!准确来说,是自己交不出作业!
似乎想说的,想写的,有很多,却总觉得如一团乱麻,找不到头绪。如茶壶里煮饺子一一倒不出。终于体会到这种交不了作业的困窘,难过,着急,焦虑……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行!
平时,经常面对孩子,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总认为,讲了以后,孩子就应该要明白;说了以后,孩子就要会;承诺了,孩子就应该要行动。如果没有完成,总认为是孩子态度不好,不积极,不用心,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终于,体会到力不从心,跟不上伙伴的难堪,更多的是自责。好几次,因为忙得挤不出时间,来整理文字交作业,眼见一天天过去,眼眶已经发热,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笨?为什么没有办法,像其他人做的事事井井有条?为什么不能够做到高效轻松?为什么自己不能像他人思如泉涌?
多么深刻的领悟: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后进生,都甘于落后,并不是只有态度决定结果。
再一次面对一次次交不上作业的孩子时,我已经多了一份耐心,也更多了一份用心。
原来的我,是这样:“你为什么不交作业?”“老师讲了多少次了?抓紧时间写作业,才能按时交上作业!”……这些曾经脱口而出的话,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真理,如今让我羞愧不已。
现在的我,总会耐心问:“孩子,什么原因还没有写好?”“孩子,你可以主动问老师。老师愿意帮助你。”“也许用我的方法可以让你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做点别的事。”……
乐
在煎熬中,我对自己说,慢慢来,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夜之间的事。
我努力调整自己,心平气和,无法每天都交作业,那就努力让自己每天可以成长。
成长不一定要被别人看见,我对自己说。你不需要对别人交代,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足够负责。
想着老师说的话,生活处处皆可写。于是开始记录。于是,每天学习着,记录着,观察者,思考者……
其实,自己每天都在跟文字信息打交。信息的时代,任何的沟通都在与文字相关,微信联系,与学生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忙碌的工作,其实都在做着文字的表达, 观点的辩论,思维的碰撞!
恰逢学校正处在高强度的评职称工作,恰逢安排研讨课,评课时间都挤在了午餐时段,边吃边聊边讨论。原来鸡飞狗跳的家长里短,变成了激烈的科研探讨的。
于是,我快速地制作了一篇即兴校园报道,并发工作群,图文并茂,传达一种精神力量:了不起的语文团队,午餐后,见缝插针地学习,热烈交流讨论,为永娇老师上公开课出谋献策。
是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一起助力,一起精进。
众人纷纷点赞。
一学生,学习上出现懈怠,家长极不配合,怎么办?于是,以字传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家长不再是电话中的火药味,表现出极诚恳的感恩之情。
一老师因为评职称,出现了心理焦虑,文字是无声的语言,更是无声的关怀……
的确,生活即写作,写作皆生活。
如今,开始整理文字,心之所向,词能达意。
现在,依然焦虑着,煎熬着,但同时,也收获着,快乐着,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否则,岂不太平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