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篇简书更文
作为一个还未入学堂就被母亲带去教堂的人,我从小的观念里就被灌输要多行善心,要多做善事,要宽恕他人的罪过。
小时候懵懵懂懂不是很明白,长大后对这些概念其实也是模糊的,直到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信仰它不仅仅是存在于心里,他还可以变成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生活哲学。
这本书的作者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远近闻名的清关能吏,更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一生著述30部,300余卷,内容涉及农业、历法、军事、天文、地理、音乐、几何、佛学等诸多领域。
他在69岁这年,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所学,写下这本家训,教育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掌握改变命运的方法。
这本书成为四百年来影响最大的家训宝典,影响了无数人,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是中国古代滋养良知与开启智慧的集成之作。
曾国藩将它列为家族子侄的必读书目,胡适奉其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
这本书不仅写了作者·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更记载了他获悉命运、改变命运的过程和方法。
01 原定命运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高考选专业时,大多会遵照父母的意愿去做选择。
父母觉得当医生很不错,于是选择去学医,父母觉得教书育人很不错,于是选择读师范。
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可已追悔莫及。
袁了凡也不例外,母亲让他放弃科举,不要走当官的路,让他去学医,这样既可以养活自己,又可以帮助别人,这也是他已故父亲的心愿。
于是他真的放弃了科举,而选择去学医。
不久后,他遇到一位老人,老人对他说:“年轻人,你是当官的命啊,如果你明年参加考试,一定可以考取秀才。”
这位老人姓孔,是一位算命先生,于是袁了凡相信了孔先生的劝导,改选为读书考科举。
最后每次遇到考试,得到的名次,都不出孔先生的所料。
这让他对孔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更加相信命运早有定数。
但同时,孔先生也预言他会在五十三岁时有大难,并且寿终正寝,还预言他命中没有子女。
还别说,我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辈的大都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更别说是几百年前的古人了。
02 命运转折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袁了凡三十六岁这年。
他认识了一位高人,叫云谷禅师,禅师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组而得。”
袁了凡将信将疑,禅师进一步解释:“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我们既可以向内求得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得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云谷禅师接着说道:“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地做好事,积累阴德,这些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
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带我去教堂,传教士会反复告诉我们要心底善良,要多做善事,要原谅他人的罪过,要心怀感恩。
信仰有相通的地方,云谷禅师传递给袁了凡的信仰,也正是为善积德的信仰。
03 改变命运
拜访过云谷禅师后,袁了凡发了誓愿,用十年时间,完成三千件善事。
从1569年到1579年,从他的36岁到46岁,这十年间,他许下的愿望全部实现了。
接着,他又发愿行善三千件,以求得一子,结果三千件善事还没有做完,来年就生下了儿子袁天启。
这一次,他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第二次许诺的三千件善事。
紧接着他又发愿行善一万件,三年后,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京城附件一个县城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
至此,他彻底改变了命运,改写了孔先生给他预言的人生轨迹。
04 写在后面的话
他在这本家训中,对他的孩子提出了几点人生感悟,其中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孩子,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天天把自己的过失改正。一天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心安理得地一直错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天没有什么进步。”
“对上,要多想想如何报效国家;对下,要多想想如何造福家庭;对外,要多想想如何急人所难;对内,要多想想如何防止自己心生邪念做坏事。”
这本家训里传授的关于改变命运的道理,精辟而深幽,值得反复玩味思考,并尽力去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