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据查,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相传汉文帝时期为庆祝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此后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佛教起源说,元宵节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还有就是道教的“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此外,元宵节还有其他传说,如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以及“火把节”的起源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7494/a496604dcacea016.jpg)
在现代,人们通常将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视为春节的开始,而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因此,不同地区和家庭对于“过年”的结束时间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些农村地区的人们常说“不到十五都是年”,意味着不过正月十五,都可以算得上是新年的时间。而在大多数地区,人们认为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完年。
说起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包括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元宵节是家人团聚、欢庆一堂的快乐时刻。可惜,今天老天不给力,阴冷潮湿的降温天,让我们取消了去婆家吃饭的计划,再者大姐早几天已经返校,所以几方人员都开始了“云”过节。
先看看金华的老头老太太们怎么过,看起来比杭州热闹很多。久违的宣平板凳龙搞起来了!各个村镇组织的十几条龙灯在柳城镇上相互交汇,热闹非凡县前、县后两条龙在路口相遇,“迈噢~”声此起彼伏,是龙灯的狂欢,也是观众的狂欢。丁鸟村的龙最大的特色就是盘龙盘的特别漂亮,很有观赏性,刚刚正盘着,丰产村的龙灯互拉,差点撞上来,好惊险!拉的太精彩了,今天每条板凳龙都拔的很疯狂,龙灯头尾互拔的时候,那么厚的木板会直接拉断。说起板凳龙,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多个地区都有流传。金华板凳龙起源于唐代初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龙虾等大类。龙身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因此,也就有了刚才所说的,拔得疯狂会导致木板断裂。
板凳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它象征着四季平安、四季发财,寓意一年四季都能平安顺遂,财源广进。板凳龙还与祈福消灾、驱邪避凶有关。通过舞龙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消除灾难,驱赶邪恶,避免不幸。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板凳龙的传统功能也在逐渐变化,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民俗的方式。希望明年的此刻,我能回到家乡,再见一次热闹的板凳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