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李星辰
在听陈鸿宇的歌之前,民谣根本不入我的耳。在那次音乐节听完现场后却惊觉国内还有如此清丽脱俗的民谣,遂找了他第一张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来听,那种“似是故人归”的感觉便深深地扎进了心里。
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个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人。如果走向另一条平行时空,他依然和大多数北漂青年一样,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每天为创业挣钱一堆破事所围堵,有上顿没下顿节约钱去看其他乐队的个唱和音乐节,创业挣了点小钱能养活自己就苟且这么下去了。而我们所看到的现实却是:四年前他还在省钱为了买音乐节的门票,而四年后,他已经站在了那个舞台上,和他所关注的那些音乐人几乎平起平坐了。
陈鸿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品位不凡。这能从上一张专辑里的《早春的树》里可以听出来。一开始听的时候,有一种“清泠由木性,恬淡随人心”的心境,而听了很多遍之后,却惊奇地发现,这是一首十分浪漫的情歌:“我们相互深爱着对方,我会默默地为你付出一切,但是我们却是两个独立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你从我身边经过,而我尽力将枝芽伸向更远的路边和湖泊。”虽然他的作品大多数是由唐映枫填词,不知他们之间是如何工作的,但是能感觉到,他们俩有着类似的经历、切合的三观甚至还有点相通的内心。
我看见那个衣着简便,高挑羸弱,却目光坚毅的少年,忙了一天回到出租屋,发现下了一天的雨,天花板的水漏了一床,好不容易清理干净,然后打开电脑听歌,电脑里传来冰岛乐队banggang的《It’s Alright》。不免有些氤氲,遂拿起吉他想弹几下练练手,却又担心隔音不好被投诉。便无趣地放下吉他要睡去,刚躺下又忽然想起第二天有个绘画摄影展的同城活动要参加……每次听他的《来信》都有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无数次地出现在我脑海中。那个虽然捉襟见肘,但是依然从不降低生活品质,从不放弃自己所爱的音乐和电影及艺术绘画摄影作品,那个颇有风骨的少年。
在《众乐纪壹迷城行歌》的《行歌》里,我看到的是那个创业中道奔殂后,孤立迷茫的少年,前途未卜,摇摆不定。而在这张《一如年少模样》里的《行歌》,我看到的是,那个少年爬上了第一座山,回头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当时的他艰难地毅然决绝地下了这个决定后,不成功则成仁。终于度过了那些最困难的日子,忽然有个契机让他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事业终于走上了正轨。但却发现自己依然要孤独前行。《行歌》让我体会到那种深深的孤独感。
陈鸿宇一定是个重金属粉,他已经在《浓烟下》里小试牛刀了,而在《蜜》中,他胆子更大了,尝试了加入迷幻金属的元素。个人认为这首歌是他迄今为止最有突破最有张力的作品。喜欢重金属的人大概都有过曾经最压抑最沉沦的那段日子,靠着耳机里的哥特暗潮华丽死亡等熬了过来。这首歌里就看到了那个曾经内心阴郁无助的少年。充满了厌世和反抗。
他对家乡的感情一定有着既爱既恨的复杂情绪。在《额尔古纳》和《食味》里都有蒙古小调的元素。他时常会想念家乡的草原和雪景,但并不想回到家乡被父母安排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工作然后相亲结婚这样苟且一辈子。所以,他唯有坚持,要不然这辈子只能被迫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他唱道:“还乡又还乡,我的来年无新愿,我旧愿也尚未偿……”
每次我看他现场唱《途中》,他都唱得特别的飘逸洒脱。这就如在当背包客时的他,虽然一路上舟车劳顿困难重重,但是他却很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在高原上泡温泉;享受在当地享用特色美食美酒;享受在搭车途中听司机和过路客讲自己的故事;享受经戈壁过断桥避走齐脖深草的景致……当背包客的经历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也让他从事业低谷的抑郁情绪中走了出来,重新整装待发开始新的旅程。在新的事业里迸发出新的思路和想法,从而开始每一步都变得扎实稳健。
《一如年少模样》充满了他过去所有痛苦的回忆。而这首歌却是他高中时的作品。想要直面过去痛定思痛是个多么艰难的过程,而他却做到了,所以《流伤》涅槃重生之后的《一如年少模样》破茧而出。那个经历了考学的压力,失恋的痛苦,以为可以携手一生的爱人却分道扬镳,毕业工作后尝遍了世间冷暖,创业时父母的强烈反对,独自一人在北京无朋友无背景也没有几个人能理解他的爱好,无数次地怀疑人生,无数次地绝望到想放弃,无数次地陷入迷惘境地,被苦难折磨着的那个少年,变成了今天的陈鸿宇,变成了那个穿着长衫有着道骨仙风的气质,在舞台上泰然自若地吟唱着的陈鸿宇。我们看见的是今天的他,而那个曾经伤痕累累的少年早已消失在光阴中。
很多人曾经说过,是如今的网络自媒体成就了陈鸿宇。这点确实不可否认。但是大多数人似乎都没有认真地听他的歌,所以不会看到那个曾经四处奔波苦苦挣扎的少年。实际上更多的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然而我们依然还在迷茫地得过且过或是挣扎在创业瓶颈之中想逃离,想放弃。其实我们还年轻,是时候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考虑了。不枉听了他这么好的歌,不枉这快要被自己耗尽的青年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