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66章 莫能与争

《道德经》‖第66章 莫能与争

作者: 常清净 | 来源:发表于2024-03-11 17:53 被阅读0次

天下的百川河流之所以能汇集流淌进入到大江大海里,就是因为大江大海的位置是处在百川河流下面的,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也正是因为江海处在地势低的地方才能收纳百川之水。

同样的道理,圣人要想得到百姓的尊重,也一定要学习江海的姿态,用谦和低调的言谈举止和人民沟通,让人民愿意靠近你;要想得到人民的推举,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只有这样大家才愿意追随你。

正是因为圣人明白了这些道理,所以他才能做到虽然自己身兼重要职位,却不会盛气凌人,不会给人民造成压迫感;虽然他作为领导者,人民见到他却并不会有紧张的感觉。

正是因为圣人能这样做,天下的人民才会世世代代都乐意推举拥戴他。

正是因为那些有智慧的人从不会和任何人攀比争斗,他们本着一切顺其自然的原则,接受并容纳一切遇见,所以他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一切矛盾,所以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争得过他。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相关文章

  • 道之玄妙,二性同一

    《道德经》有言曰: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以不争为争,令天下他人莫能与争。阴阳相生,善恶相明,互而化也,或可谓大...

  • 莫能与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不争

    《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世界上别人唯一不能与你争的就是你的心。 正所谓,心若不动,风之奈何。 ...

  • 王阳明:不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啊,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结果。由此可见,不争才...

  • 王阳明 不争是人最大的格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是啊,人与人争来争去,往往得不到好结果。由此可见,不争才...

  • 向外净化圈子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本能;不争,则是世事洞明的生存智慧。 在...

  • 「荐读」争,是人性底色

    争,是人性底色。 《道德经》有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短短一句话,包含2个争字,大概是大圣至贤对人性精准...

  • 放下纷争,收获成熟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凡是可以争来的,势必也能抢走,唯有不争得到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

  • 我想还是不争

    《道德经》里面说,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我们熟知能详的是这一句:“上善若水,...

  • 9.9 说说不争

    《道德经》里提到不争的有: 善上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逞强,会让自己消耗能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66章 莫能与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tu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