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期检查,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让我认识到了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原以为这篇论文这样就可以了。与同类型论文相比,我比他们分析得深入,在叙事的同时穿插分析。论文或多或少有些创新。我不想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理论去束缚、规训教师。他们的专业成长就是这样,无可厚非,不必苛责。我不想站在学者角度来提出他们的专业成长应该是这样或者那样。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共情”,站在老师们的立场上思考,尽量呈现原生态的话语,当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价值倾向,让资料为我所用,访谈时还是有诱导性。我规避掉理论,只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经历中,按照自己所想,来总结、分析问题。
但是,答辩小组的老师不看好我这篇论文,从开题到中期。我想,可能是长期研究文学理论的缘故吧。不过,老师的建议也提醒了我,论文确实需要提升理论高度。
另外,我自己也需要提出一些更加切实可行、对老师们有帮助的建议,即使这些建议只是出现在论文里,没有人会实施,我想尽量做到田野关怀,证明我真的走进了他们,理解了他们,而不只是站在研究者立场上俯看他们。
这几天想了又想,论文改进空间很大。之前写过的小论文为什么不拿来用呢?看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期刊论文为什么不拿来作参考呢?
如果研究者一直被权威意识形态束缚住,不敢说真话,讲事实,这样该如何解决真问题呢?研究者首先要实事求是,我要努力做到。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回顾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一切,让自己回炉再造,让论文增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