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说
kaishushuo
每次和妈妈们交流育儿经,听到最多的,都是在后悔又吼孩子了。
总结来总结去,归纳出两个结论:一是,父母懒得动腿,所以就用大吼代替了走到孩子身边交流;二是,父母自己的人生感受,太急于灌输给孩子。孩子不听,吼就成了一种强调,然后又成了一种腔调。
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不行,叫妈妈觉得你不行,有一种错误,叫妈妈觉得你在犯错误,有一种吼,叫妈妈觉得不吼不行。
当孩子不再畏惧妈妈的吼叫,而大吼大叫却成了妈妈的习惯,咋办?
看了这篇文章,有空再听下《不吼不叫不生气,孩子照样好好听话》课程,也许你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 大J小D主播 | 苏维
陆陆续续写过很多关于如何温柔坚定管教孩子的文章,
每次分享后总会收到挺多妈妈给我留言,
“道理都懂,但每次脾气上来了还是忍不住啊”。
后来有一次我做了一场管教孩子的直播,
有个妈妈告诉我,
“看了你直播更直观啊,
我现在每次只要想凶孩子了,
我会自动脑补你直播时的语气和说的内容,
自己就觉得平静了不少”。
哈哈,
说实话我是真的没想到自己直播还有这个效果。
不过这个妈妈的留言倒是启发了我。
为什么我们道理都懂,
真遇到孩子犯熊了还是忍不住吼呢?
因为我们不曾被温柔对待过,
从小到大都是被吼大的。
人一旦情绪失控,
就最容易切换到自己最熟悉的模式,
也就是我们说的应激反应。
我们不喜欢曾经这样被对待,
但不自觉地,
面对孩子,
我们也成了那个自己讨厌的父母。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曾经也被深深影响。
但后来我告诉自己,
我必须让这个伤害到我这里为止,
我希望小D从小是被温柔对待,
那今后她对她的孩子、爱人、朋友和整个世界,
都能自然而然地好好说话。
每次面对孩子发火之前,
每次把以前父母怎么骂我的话脱口而出之前,
我们需要学会在心里按下那个暂停键。
这件事不容易,
你们别看我现在好像云淡风轻的,
我没生小D前是个急脾气,
刚有小D那会也是时不时进入
“开吼-崩溃-内疚”的死循环。
当时关于各种管教的理论都学习了,
但我发现自己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词穷!
一旦没词了,
想到的也就是当年父母吼我的话了。
后来我做了一件事,
就是扩充自己“教育”孩子的词汇库,
先从行为的改变,
来改变自己整个育儿风格,
从而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性格。
不威胁,指出孩子需要承担的结果
小D有段时间特别爱把书架里的书全部扒拉到地上,
这时,我说,
“如果你把所有书都拿下来了,
你需要把它们全部放回去”,
而不是,
“和你说过多少遍了,
不要乱扔书,
你怎么又乱扔啦!”
类似的台词:
玩具玩好需要放回篮子里VS你怎么又把玩具弄的到处都是?
如果你弄坏了这个玩具,你就没玩具玩了,好可惜啊VS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得爱惜玩具,以后再也不给你买了!
这是你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做完。你可以选择自己做还是让妈妈帮助一起做?VS我数到三,你再不做,我就……
这个大招的关键是,
我们要保证孩子最后按照我们的要求执行了。
也就是说,
之后我一定会坚持小D把书全部清理好。
一开始孩子肯定会逃避的,
有时还会故意捣乱,
这时把我今天分享的类似台词都可以拿出来用。
一开始执行一定有困难,
但坚持说台词,
坚持态度平和,
长远效果一定比我们边嚷嚷孩子边帮孩子整理要好得多,
这会让孩子清楚地明白,
自己的行为和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自己需要负责。
你生命中的任何事都是你每一个选择的组成,
如果你希望有不同的结果,
那请做不同的选择。
给坏行为一个替换方案
小D刚会走路的时候,
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从椅子爬到桌子上。
这时,我说,
“嗯,你想爬桌子啊,
但桌子不是用来爬的,
我会担心你摔下来。
我们换一个安全的地方去爬和跳,
你觉得哪里合适呢?”
而不是,
“又爬又爬,
你这个孩子皮的不得了,
赶紧下来!”
类似的台词:
画笔不能扔,我们可以找一个其他的东西来扔,球好不好啊?VS不准扔球,又要打破玻璃啦!
上不能画画,妈妈这里有一张纸,我们可以在纸上画VS和你说过多少次,又把墙弄脏了
这个大招的关键是,
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替换方案。
孩子也许并不是想扔“画笔”,
她只是想“扔”,
那把她的注意力引导到可以扔的东西上,
就没有了很多冲突了。
如果你可以试图理解我,
而不是改变我,
那么育儿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多说肯定,少说不
小D有段时间吃饭时会提要求说要吃饼干,
这时我会说,
“哦,好的,
我们吃完饭,
睡好午觉就能吃了哦!”
而不是,
“不可以,
吃饭时怎么可以吃饼干呢?”
类似台词:
我们在走道里要慢慢走路VS不许在走道里奔跑
公共场所,我们要轻轻地说话VS吵死了,不要大叫
妈妈听到了,你等我做完菜就过来帮你VS不要再哭了,妈妈也在忙没看到吗?
这个大招的关键是,
把所有我们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重新包装成正面描述的期许。
当孩子遵守了这个期许后,
一定需要兑现诺言或者正面强化,
“谢谢你等待,
妈妈忙完过来了,
你告诉我,
需要怎么帮你?”
最后再送上一个无敌大绝招,
这个我就不废话了,
因为真的很好用很直接:
妈妈还是爱你的,
但是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
当孩子感觉很糟糕时,
我们是无法教会他们如何守规矩的。
只有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
他们才会表现好。
这些台词不是管教孩子的特效药,
这些台词只针对真的希望自己不吼骂孩子的父母。
如果你和我曾经一样,
那不妨熟读这些台词,
脑海里预演一些你经常容易发火的场景,
想象一下,
下一次可以怎么说怎么做。
父母的语言是把双刃剑,
我们怎么说,
孩子怎么做。
这些台词就是帮助我们在进入应激模式之前,
按下那个“暂停键”,
帮助我们找回觉察“让原生家庭的影响到我为止”。
当我们可以在那个将要火冒三丈的当下轻轻地说出这些话时,
你会惊讶于自己温柔的力量。
“希望我们都可以用温柔的力量去改变,
而不是用愤怒的力量来遗憾”。
凯叔问
怎样才能和孩子愉快沟通,你还有什么体会,来分享一下吧。
作者:大J小D(公众号:jiayoubaobao2015)。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
--------End---------
网友评论